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黄山翠微寺

  古代,黄山曾有佛家“四大丛林”,即祥符寺、云谷寺、慈光寺和翠微寺。现在有的已毁,有的已改作他用,唯历史悠久的翠微寺依然存在。它的创建人麻衣和尚身份特殊,是一位来自古印度的高僧,名叫包西来。

  约在公元800多年,古印度高僧包西来进入中国后,从四川东下,云游中华名山大川,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来到黄山。黄山的神奇风光,使他赞叹不已。于是便在黄山西坡的翠微峰山腰的一个天然洞穴中住下来,即言“此地即佛地”,决心在此修成正果。平日他安坐洞内诵经,并手持锡杖在山上挖蕨根,采野果。他还经常伫立在洞前石台上,双手合十,高诵佛经。数月后,他被当地砍柴人发现。有位洪姓山民提议为这位外国来的和尚建庙,并带头捐献翠微峰前的山地,作为建庙的场地。洪氏家族一呼百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很快就把寺庙盖起来了。于是,这位不远万里而来的印度高僧就在寺里主持起香火来。山民们不知道他的法号,只见他一年四季不着绸帛,而是编麻为衣,便称他为“麻衣祖师”。他们做佛事、摆道场也就被称为“麻衣道场”了。

  正当麻衣祖师与黄山人民和睦相处之时,唐武宗突然降下“灭佛尊道”的旨意。令麻衣祖师关闭庙门,停止佛事,马上离开中国。面对催逼的官吏,包西来和尚愤然提笔在大殿墙上写诗一首:“敕命如雷下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山中有寺不容住,四海无家何处归?”官吏看后,认为大逆不道,便把此诗抄下,飞报朝廷,并令印度高僧包西来不得擅自离开,听候圣上发落。

  哪知道,此诗被送到御前,皇帝却为这位精通汉文,善于做诗的印度高僧惊叹不已,随即下旨停止驱赶,并引用印度佛教史上的故事,亲自做了一首安慰他的诗送上,诗曰:“忍仙林下坐禅时,曾叫歌王割四肢,况我圣朝无此事,只叫修道又何悲?”意思是说:在印度的历史上,有一位叫“忍震”的仙僧,在菩提树下打坐参禅时,曾被歌利国王割下四肢。现在我大唐王朝没有做这种事,只是叫你停止做道场,难道还值得悲伤吗?皇帝的诗委婉平近,感动了麻衣祖师,他便在寺内定居下来。

  到了五代十国的南唐大保5年(947),当朝皇帝李璟敕赐“翠微寺”门额,该寺才正式得名翠微寺。

  麻衣祖师印度高僧包西来一百多岁后,才寿终正寝。他圆寂后,当地百姓为他在黄山西麓造塔安葬。此塔为古代“黄山八塔”之一。人民群众为纪念印度高僧,便在塔旁造房居住,象征守塔感恩。后逐渐成为村落,称塔下村。现属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陈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约有数十户人家,百余人口。

  1963年10月16日——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曾邀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部分外交官员以及他们的夫人一行69人,对黄山进行为期5天的参观访问,当印度驻华外交官员得知翠微寺是本国高僧包西来于1000多年前创建时,曾表示希望前往拜谒,因当时交通不便,未能成行。

  现翠微寺已通油路和水电,演龙法师受命任翠微寺住持,已造有大雄宝殿、罗汉堂、藏经阁等,并从缅甸化缘数百尊玉佛。1996年春在寺后的僧人墓地中发掘出数十颗舍利子,顿使该寺身价倍增,声誉日隆。现常年有海内外佛教徒在此学习受戒,说法念经。

  2007年是“中印旅游友好年”,我省应利用这一真实事件,宣传中印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扩大黄山在印度的影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