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陵县大通镇的长龙山上,有一座高约5米、面积约10多平方米的六角形亭子,这就是铜陵地区著名的五里亭,因距离大通镇五华里而得名。
五里亭,始建于明朝的嘉靖年间,原亭为全木质结构,顶部铺有棕红色的硫璃瓦。当时,大通镇上的“百子会”和“双百会”两个佛教组织为使朝拜九华的香客们途中小憩,便集资在长龙山顶上兴建了这个飞檐翘角的六角型小亭子,亭子里设有石凳、石桌,并为路人烧茶供水,路人也可以在亭外燃香焚纸。久而久之人们进九华时便在此进行第一个朝拜,返程时在此进行最后一个程序,致使五里亭名声远播、蜚声海外。
清朝道光年间,五里亭毁于天火。同治年间,大通佛教界的僧尼们又集资按原式样重建,并由清朝水师范总督和彭玉麟的好友———大通镇上的寒士毕子题写“五里亭”及其碑文。这座木质结构的五里亭又经过了100多年的风雨,彻底毁于上个世纪的“文革”期间。
现在的这座钢混结构的五里亭,是由大通镇上的佛教界人氏,我市的原政协委员释本慈老师太捐资兴建的,石凳、石桌、石栏杆均采用优质石料,精工细作;面积也比原来的扩大近一倍,不过由于交通改道,光顾这里的人们较从前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