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会所在地福州市东大门,主峰海拔969米,总面积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别称石鼓,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距城区17公里。北接鼓岭,南临闽江,西连福州平原,东界大磨溪。南北长6公里,东西长4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因山巅巨石形如鼓,风雨冲击,声似鼓鸣,故名。平常所指鼓山是上自峰下至廨院一带山地,最高处海拔919.1米。在大顶峰西南侧海拔4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中,保存有1000多年历史的涌泉寺。该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精巧,苍松翠柏掩映,层峦叠障环抱,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鼓山是福州名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鼓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苍松滴翠、奇葩流红、岩秀谷幽,名胜古迹遍布全山。相传山颠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当风雨之际,便发出隆隆的声音,象鼓声绵绵不绝地在山间回荡,故名鼓山。景区峰、峡、岩、洞260余处,久负盛名有白云峰、狮子峰、喝水岩、蟠桃林、八仙岩、忘归石、仙迹石、白云洞、灵源洞、达摩洞等。
还有溪涧瀑布山泉50余处,著名的有鳝溪、鼓山溪、磨溪、小磨溪,这些溪流有的溪水奔泻,也有常年细水长流,其中鳝溪瀑布和东山溪瀑布最为壮观。峡谷中最典型的有喝水岩、灵源洞,称为“谷中之谷”。眺望台、玉石云梯、翠竹园、知足常乐园、松涛楼根艺藏珍馆等更为景区锦上添花。鼓山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山上千年古刹涌泉寺面貌庄严、规模宏伟、工艺精巧、殿宇辉煌,素有“闽刹之冠”称誉。
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称为镇山“三宝”,观后令人叫绝。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烧制而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建筑和制陶工艺的实物资料。历代名人在山中留下700多幅摩崖石刻,真、草、隶、楷、篆各种书法俱全,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及现代朱德、郭沫若、罗瑞卿等人的手迹,这些自然“碑林”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成为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丰富多姿的古树名木,亦是鼓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大特色。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600多株,植物种类繁多,约1000多个品种,有柳杉、马尾松、香樟、枫香、苏铁、丹桂、油杉等,稀有珍贵植物有刺桫罗、香杜鹃以及寄生石懈,冬凤兰等。众多的植物郁郁葱葱,构成“林海波涛”与山石,建筑相映成趣。
游览鼓山有三种路线可供选择。一是从福州市区乘公交旅游专线车直达主景区,全程16.5公里;二是乘车至鼓山廨院站下车,从山脚沿长约3.5公里石阶古道蜿蜒登山游览;三是从山脚乘坐总长1172米索道缆车凌空而上直达景区。
松香阁、石鼓名山停车场周边商店,十八景姐妹以及众多的配套服务网点为你提供完善的饮食、购物、住宿等服务。
晨上(山+力)(山+则)峰观东海日出,心旷神怡;夜宿十八景姐妹楼看万家灯火,疑是银河倒挂。岁月的洗礼,使鼓山更加秀丽多姿。莅临景区看无限风光,气象万千,听林海松涛,晨钟暮鼓,必将令您流连忘返。
鼓山海拔969米、面积1890公顷,耸立于榕城东郊,闽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闻遐迩。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闽二绝"之赞。它因顶峰有一巨石如鼓,每当风雨交加,便有簸荡之声,故名鼓山。从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条途径:一是从廨院东侧的一条1954年修建的盘山公路约8.5公里,直达涌泉寺前停车场;二是在廨院西侧建了一条空中索道(缆车)到达鼓山十八景区,长达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间有一条石阶古道,道长3.5公里,有2145多级台阶,每隔500米左右就盖有一亭,供游人登山歇息时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过七亭后进山门直达涌泉寺。鼓山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160多景。
鼓山十八景
涌泉寺西有狮子峰,形如狮子,沿狮子峰西下行数里,即到达摩洞。洞内有一尊2米左右的达摩面壁坐像;洞外一巨石,石壁如斧削,上刻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的18景,这就是鼓山十八景:达摩面壁、南极升天、仙猿守峡、古鹤巢云、仙人巨迹、福寿全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蜓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这18洞景经过风化瓦解、岁月淘洗现在有的景点已看不到了,但大部分景点仍然惟妙惟肖,连同那美妙的神话传说,让游客感觉到大自然的无比神奇。
镇虎岩相传清朝时,方圆数十里的鼓山,常有几只大虎,经常下山残害生灵,山下百姓,追赶大虎。每追到此处,大虎都奇迹般地消失,大家认为这巨岩下可能是个虎穴,于是请来了涌泉寺的法师来此诵经降虎,在镇虎岩边刻上“南无增福寿佛”,用佛法来镇虎,还在十八景西面建了一个伏虎祠,从此鼓山再无虎患。
仙人巨迹 一块巨岩平展如台,岩上"罗汉台"三个大字特别醒目。相传罗汉化身的灵峤禅师,曾在此与八仙中的蓝采和会面,请他传授医道。蓝采和将自己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灵峤禅师后,化成一阵清风飘走了,却在罗汉台上留下了三个巨大的脚印,称为"仙人巨迹"。罗汉台上往南这3块巨岩,形状如三艘船,荡漾在林海碧波之中。
慈航驾壑 传说观世音听了八仙们对鼓山的介绍后,亲自光临鼓山,也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真是“风光优美这般好,怎令慈航不掩留?”观世音在饱览了鼓山的胜景之后,返回南海。转眼间,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又将来临,观音向王母提议放在鼓山举行,王母喜极。于是,观音拨了3艘船,满载各路神仙,驾着祥云,飞向鼓山。后来这3艘船就留在了鼓山,“慈航驾壑”由此而来的。
佛窟在罗汉台上方的“佛窟”,为清代鼓山涌泉寺主持道霈(1614~1702年)所题的摩崖题刻,道霈大师曾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著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有120卷,分装48册,木刻雕版达二千多块。1928年弘一法师来福建时,曾将它印了几十套分别赠送给日本的各个寺院,日本人民称道鼓山是“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在左边这一块岩壁上,刻着55个佛名,连同罗汉台下断壁上刻着的33个佛名成为88个佛号,这些均为道霈法师的手迹。此处有一窟清泉如镜,终年不涸不溢,洁净不染。
玉石云梯 玉石云梯是新近开辟的一个景点,要扶着铁链护栏杆,从陡峭的巨岩上开凿的一级级台阶登阶而上。虽然只有128级台阶,但是云梯的陡峭程度使人更富有刺激感,而且有惊无险。登上云梯,眼前视野宽阔,身边时有云雾缭绕,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榕城新貌尽收眼底,近看脚下林海碧波,松涛阵阵,不远处索道缆车象一条银色的珍珠项链,绕在莲花峰上。向上望去,悬崖上有一题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是清代魏杰所题,他把万壑山水的壮丽气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达摩面壁 达摩洞宽,约15米,深约8米,高约4米。洞内左壁刻有“面壁”两个大字,达摩塑像高2米左右,是用龙眼木雕刻的。洞内有台灶,相传灵峤禅师初入山时曾在这里煮食,洞内有泉一眼,甘寒可饮,常年不涸。 千佛梵宫、千佛庵 千佛庵,也叫福圣庵,原名叫无净居。此庵三面靠山,面临乌龙江和白龙江,为比丘尼修行之地,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香火旺盛,来往习经修行的比丘尼成千上万。庵内佛像逐渐增多,以至达到上千佛像,十分壮观,故更名为千佛庵,也称为“千佛梵宫”。
八仙岩洞 八仙岩洞的传说始于元代,相传铁拐李首先得道成仙后,度汉钟离,汉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子和曹国舅,而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则是分别得道后共成八仙,经蓝采和的大力推荐,八仙们曾来到这里欢聚,一起共渡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金蟾出洞 刘海台和金蟾洞,分别在石道的左右两边,右下方的金赡洞洞顶岩形如蟾蜍行将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犹如蟾腹,伏在坡旁草丛中,跃跃欲出。
蟠桃满岛 金蟾洞东南向,有数块巨大的岩石,错落而成,就好象几个蟠桃堆放在一起,周围也有很多岩石酷似蟠桃,因此,这里叫蟠桃林,旁边还有一岩石洞,上刻有“曼倩岩”3个字。传说:当年曼倩曾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忠实的看守官。但他终究挡不住仙桃的诱惑,在离任时斗胆偷了几个蟠桃,溜下人间,来到鼓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把蟠桃种在了鼓山,曼倩怕王母娘娘知道后怪罪,也就留在了鼓山。经过多年的经心栽培,这里到处布满了仙桃。后来,这事被天兵知道后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亲临鼓山,要把曼倩带回天庭问罪,曼倩宁死不回。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把曼倩和这里的蟠桃都点化成石。
古鹤巢云 法华岩洞,它由两个互通的岩洞组成,洞内刻有清代魏杰的题词:“且憩”。洞前的这一块小平地,相传过去常有白鹤盘旋,停栖,故名“古鹤巢云”。
福寿全图 法华岩洞右边的亭子,叫法华亭。据传,站在此亭俯瞰榕城,道路、农田、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天然勾勒出福寿全图,点划不误,令人叫绝。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已经看不到这幅“福寿全图”了。
伏虎驮经 伏虎洞顶岩石伸出,酷似虎首,藏牙缩爪,远看如一只被降服归依之虎,背上驮着一块平石,如驮着佛法经书,故取名“伏虎驮经”。伏虎祠祀奉伏虎禅师,并将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定为伏虎禅师的诞日,在此前后三日都举行祭祀活动,纪念伏虎禅师诞辰。
岩壑俱飞 莲花岩有巨岩如独木冲天,摩崖题刻"岩壑俱飞"四个大字,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景色。
铠甲壑岩 路旁有一奇岩怪石,其石表面有很多规则的小裂痕,形如古代将军铠甲上的鳞片,岩石上刻有"卸甲"二字,故称"卸甲岩"。
玉笋成林 站在“卸甲岩”上,向东仰望,可见到对面云雾环绕,玉笋峰上露出了许多大小尖峰。岩石耸列,犹如雨后春笋,出土成竹,这是这里最为特别的景观,古人誉为"玉笋成林"之景。
鼓山,位于福州城区东部,是福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古有“右旗(山)左鼓(山),全闽二绝”之誉。鼓山海拔969米,面积1890公顷。因主峰上有一巨石,形状象鼓而得名。鼓山游览包括鼓山、鼓山达摩十八景、鼓山白云洞、鼓岭、鳝溪、磨溪等。
在大顶峰西南侧海拔4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中,保存有1000多年历史的涌泉寺。该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精巧,苍松翠柏掩映,层峦叠障环抱,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鼓山风景区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5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2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涌泉寺西有狮子峰,形如狮子,沿狮子峰西下行数里,即到达摩洞。洞内有一尊2米左右的达摩面壁坐像;洞外一巨石,石壁如斧削,上刻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的18景,这就是鼓山十八景:达摩面壁、南极升天、仙猿守峡、古鹤巢云、仙人巨迹、福寿全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蜓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这18洞景经过风化瓦解、岁月淘洗现在有的景点已看不到了,但大部分景点仍然惟妙惟肖,连同那美妙的神话传说,让游客感觉到大自然的无比神奇。
镇虎岩
相传清朝时,方圆数十里的鼓山,常有几只大虎,经常下山残害生灵,山下百姓,追赶大虎。每追到此处,大虎都奇迹般地消失,大家认为这巨岩下可能是个虎穴,于是请来了涌泉寺的法师来此诵经降虎,在镇虎岩边刻上“南无增福寿佛”,用佛法来镇虎,还在十八景西面建了一个伏虎祠,从此鼓山再无虎患。
仙人巨迹
一块巨岩平展如台,岩上"罗汉台"三个大字特别醒目。相传罗汉化身的灵峤禅师,曾在此与八仙中的蓝采和会面,请他传授医道。蓝采和将自己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灵峤禅师后,化成一阵清风飘走了,却在罗汉台上留下了三个巨大的脚印,称为"仙人巨迹"。罗汉台上往南这3块巨岩,形状如三艘船,荡漾在林海碧波之中。
慈航驾壑
传说观世音听了八仙们对鼓山的介绍后,亲自光临鼓山,也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真是“风光优美这般好,怎令慈航不掩留?”观世音在饱览了鼓山的胜景之后,返回南海。转眼间,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又将来临,观音向王母提议放在鼓山举行,王母喜极。于是,观音拨了3艘船,满载各路神仙,驾着祥云,飞向鼓山。后来这3艘船就留在了鼓山,“慈航驾壑”由此而来的。
佛窟
在罗汉台上方的“佛窟”,为清代鼓山涌泉寺主持道霈(1614~1702年)所题的摩崖题刻,道霈大师曾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著写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有120卷,分装48册,木刻雕版达二千多块。1928年弘一法师来福建时,曾将它印了几十套分别赠送给日本的各个寺院,日本人民称道鼓山是“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在左边这一块岩壁上,刻着55个佛名,连同罗汉台下断壁上刻着的33个佛名成为88个佛号,这些均为道霈法师的手迹。此处有一窟清泉如镜,终年不涸不溢,洁净不染。
玉石云梯
玉石云梯是新近开辟的一个景点,要扶着铁链护栏杆,从陡峭的巨岩上开凿的一级级台阶登阶而上。虽然只有128级台阶,但是云梯的陡峭程度使人更富有刺激感,而且有惊无险。登上云梯,眼前视野宽阔,身边时有云雾缭绕,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榕城新貌尽收眼底,近看脚下林海碧波,松涛阵阵,不远处索道缆车象一条银色的珍珠项链,绕在莲花峰上。向上望去,悬崖上有一题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是清代魏杰所题,他把万壑山水的壮丽气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达摩面壁 达摩洞宽,约15米,深约8米,高约4米。洞内左壁刻有“面壁”两个大字,达摩塑像高2米左右,是用龙眼木雕刻的。洞内有台灶,相传灵峤禅师初入山时曾在这里煮食,洞内有泉一眼,甘寒可饮,常年不涸。 千佛梵宫、千佛庵 千佛庵,也叫福圣庵,原名叫无净居。此庵三面靠山,面临乌龙江和白龙江,为比丘尼修行之地,久负盛名。数百年来香火旺盛,来往习经修行的比丘尼成千上万。庵内佛像逐渐增多,以至达到上千佛像,十分壮观,故更名为千佛庵,也称为“千佛梵宫”。
八仙岩洞
八仙岩洞的传说始于元代,相传铁拐李首先得道成仙后,度汉钟离,汉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子和曹国舅,而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则是分别得道后共成八仙,经蓝采和的大力推荐,八仙们曾来到这里欢聚,一起共渡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金蟾出洞
刘海台和金蟾洞,分别在石道的左右两边,右下方的金赡洞洞顶岩形如蟾蜍行将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犹如蟾腹,伏在坡旁草丛中,跃跃欲出。
蟠桃满岛
金蟾洞东南向,有数块巨大的岩石,错落而成,就好象几个蟠桃堆放在一起,周围也有很多岩石酷似蟠桃,因此,这里叫蟠桃林,旁边还有一岩石洞,上刻有“曼倩岩”3个字。传说:当年曼倩曾是王母娘娘蟠桃园里忠实的看守官。但他终究挡不住仙桃的诱惑,在离任时斗胆偷了几个蟠桃,溜下人间,来到鼓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把蟠桃种在了鼓山,曼倩怕王母娘娘知道后怪罪,也就留在了鼓山。经过多年的经心栽培,这里到处布满了仙桃。后来,这事被天兵知道后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亲临鼓山,要把曼倩带回天庭问罪,曼倩宁死不回。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把曼倩和这里的蟠桃都点化成石。
古鹤巢云
法华岩洞,它由两个互通的岩洞组成,洞内刻有清代魏杰的题词:“且憩”。洞前的这一块小平地,相传过去常有白鹤盘旋,停栖,故名“古鹤巢云”。
法华岩
福寿全图 法华岩洞右边的亭子,叫法华亭。据传,站在此亭俯瞰榕城,道路、农田、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天然勾勒出福寿全图,点划不误,令人叫绝。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已经看不到这幅“福寿全图”了。
伏虎驮经
伏虎洞顶岩石伸出,酷似虎首,藏牙缩爪,远看如一只被降服归依之虎,背上驮着一块平石,如驮着佛法经书,故取名“伏虎驮经”。伏虎祠祀奉伏虎禅师,并将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定为伏虎禅师的诞日,在此前后三日都举行祭祀活动,纪念伏虎禅师诞辰。
岩壑俱飞
莲花岩有巨岩如独木冲天,摩崖题刻"岩壑俱飞"四个大字,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景色。
铠甲壑岩
路旁有一奇岩怪石,其石表面有很多规则的小裂痕,形如古代将军铠甲上的鳞片,岩石上刻有"卸甲"二字,故称"卸甲岩"。
玉笋成林
站在“卸甲岩”上,向东仰望,可见到对面云雾环绕,玉笋峰上露出了许多大小尖峰。岩石耸列,犹如雨后春笋,出土成竹,这是这里最为特别的景观,古人誉为"玉笋成林"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