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风景区。风景区内的灵鹫岩和永安岩,都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鹫岩位于九仙山巅东侧,始建于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寺的墙,柱均为石筑,释迦牟尼等15尊佛像亦为石雕。明万历年间柱础重修,新建山门石坊,德化知县杨文正“一方净土”题匾和永春知县夏忠“胜迹维新”题匾于坊上。大学士张瑞图,太仆丁启睿,状元学士庄际昌,进士户部主事郑沛,邑司训甘天训的题刻牌匾,悬挂于主殿两侧。清初整新两殿,增置岩田。16—18世纪,这里曾是我省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其僧徒分成九仙派18个支系,发展至900多人,分住或住持全省89处寺庙。文化革命期间被毁。
1988年以来,由美国美洲佛教会永远顾问兼会长、洛杉矶普陀山观音菩萨名誉住持,南加释宽净法师倡导,般若修德堂众信徒鼎力捐资支持进行重建。重建的灵鹫岩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保留着古迹,而且增加了许多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飞鸟的雕刻。
永安岩位于九仙山之南,赤水镇铭爱村、大铭乡大铭村的交界处。唐代开元年间,该地系九仙山僧邹无比垦种荇菜之处,故称“荇菜岩”。后来蛇神岳氏修炼成真,建有寺宇,奉蛇氏尊王。明代天顺年间,青年儒土史云济,法号妙应,到此地出家,并与铭山周进宗结谊。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六月十日,史氏在荇菜涅莰化前曾嘱其徒日:“吾大劫未尽,化后悬我骸于大椿杪,六十年后则永安于此。”周进宗遵嘱,将其化后骨骸挂在铭山周氏祖字旁的大椿树梢。嗣后,侄儿周琼捐献山场,筹建岩字,取名“永安岩”,同时捐田千担作为岩租。明嘉靖初,椿树梢发光,周进宗孙孟士等取其骸塑佛像,祀于永安岩。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林顺七及住持僧应经再次募缘修建,至今正殿佛龛尚保存当年修建的文字,民国初重修,岩字系木构,歇山顶式,由正殿、中殿、观音楼、饭堂、地藏殿、护界亭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829平方米。正殿供奉云济史公祖师,左边蛇岳尊王伽兰佛,右边安放着檀越主周进宗、周琼六塑像。正殿的中梁用拱木组成的藻井,圆天画着太极圈,结构精彩别致,独具一格,明、清时期大学士史继偕,进士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偕其侄进士李为观、进士知府李道泰,先后为该岩题赠牌匾。现尚保存的有赖垓的“法云真际”牌匾和民国时期的两对木刻楹联,寺字东侧有护界亭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