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在广东省佛山市城区,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之所以称为祖庙,据载是因为“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的缘故。明初重建祖庙时,规模“不过数楹”,此后随着佛山城镇经济的日渐发展,祖庙不断扩建,至清代初年,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并完好保存至今。1962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市博物馆管理。 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 作为众庙之首,在清代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之前,佛山祖庙曾长期用作处理地方事务的议事场所,异於一般神庙。它的建筑乃至装饰、陈设,全部由各行业捐奉而成,且大多是本地生产。佛山历史上著名的铸造、制陶手工业,其产品在祖庙有典型的表现。建筑的精巧瑰丽也反映着古代佛山的繁华。它是佛山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因此,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祖庙的建筑装修琳琅满目,丰富多采。如瓦脊上的石湾陶瓷、墙壁上的砖雕、灰塑、嵌瓷和殿堂里的木雕、石刻以及锦香池中雄踞水面的龟蛇大石雕等等,题材十分广泛。所塑造的各种故事人物、鸟兽花卉等,大都构思新奇,刻划细致,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灵应牌坊是祖庙的重要建筑物,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正值明景泰帝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之时,施工格外讲究,壮丽异常。清代以前,牌坊曾是祖庙的第一道建筑,坊前有广场。进入祖庙时,先经牌坊,过锦香池桥(今无),登石级而后入三门。清以后增建了戏台、廊庑,牌坊才失去了门楼的作用。牌坊建于两座高0.8米、长4.9米、宽3.8米的白色花岗岩台基上,为三楼三层式。明间宽5米,次间宽2.1米,通高11.4米。第一层为歇山顶,第二、三层为庑殿顶,檐、柱间大量施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其下用十二根柱子承托,左右各六根柱子,中间为木柱,外沿为石柱。由于是独立的单体建筑,除要承载牌坊的净重外,尚须抵抗骤然而至的强风造成的挠曲力,故设计严格,结构精密,1976年曾受十二级阵风吹袭而安然无恙。 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万福台是演戏观赏用的,看台两旁设有包厢,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目前保存得完好的古戏台。建筑为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通长12.73米,进深二开间,11.78米,分前后台;中间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开,前后台各占一开间。隔板有四个门,分别供演员及工作人员出入。前台演戏,后台化妆。前台三门敞开,演戏在明间,奏乐在次间。台高2.07米。台前有广阔的石铺空地容纳观众。空地东西各有廊,为卷棚顶二层建筑,当时供士绅富户观剧之用。 佛山市博物馆为推动粤剧文化的发展,近期对万福台进行了重新加固和复原,并按明清史料记载使万福台两廊的包厢恢复其本来面目。到万福台参观的游客,可一边观看精彩的粤曲表演,一边品茗闲谈,在欣赏粤剧曲艺的同时,更可欣赏粤剧发源地和华南古戏台的典雅风采,领略中国四大名镇佛山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