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龟峰塔

http://www.cnair.com 2013-07-24 14:11:41 来源:中国航空旅游网
  龟峰塔位于东江边的龟峰山上。传说神仙因同情终年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发了恻隐之心,选定在新丰江与东江汇合外的下游边,放一只大水龟,让它变成一个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之为龟峰山,塔名曰龟峰塔。该塔创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属佛塔斯社,是广东省公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楼阁式砖塔。 外观七层,内边十四层,一明一暗。它享有“东江第一塔”之美称,是广东省仅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砖塔。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源历史上对城区建设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明代进士李涛。李涛在当时被称为“槎城之魁”,曾官至二品,因政绩卓著,其祖父、父亲都被封为二品,所以有“三世二品”的美誉。他在外地主政期间,为河源向朝廷争取款项重建曾荒废200余年的上城;告老还乡之后,又主持开挖了鳄湖,还倡导修葺了龟峰塔,亲笔题写了“龟峰古刹”的寺名。李涛1582年建于上城的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内有“天中世显”、“具社重褒”两块石匾。

     龟峰塔位于源城的龟蜂山,面临东江与新丰江交汇之处,因其建在一个酷似大龟形的独立山头上而故名。龟峰塔创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属佛塔,历来被列为“河源八景”之首,又相享有“东江第一塔”美誉,为省首批公布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塔平面为六角形,第一层外边长为四点八米,内边长为一点六米,墙体厚为三点三米。通高四十二点六米。塔正门向东,塔外观为七层,内为十四层,一明一暗,有如竹子,节节上升,层层收分。各层设有杉木楼板加铺方砖,其中暗层有穿墙上下两个门,四个佛龛;明层有一门上另一层平台和五个门孔通外边平座栏杆,沿阶梯旋绕而上,可登塔顶层。平塔属青砖结构,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层狗牙砖叠垫出挑,出檐较其它塔较宽而厚。平座设有木栏杆,每层六角均有角柱,柱间饰横架栏额相联,为典型宋代仿木楼阁式砖塔。每层塔檐现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当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龟峰塔经八百五十七年的风雨侵蚀,塔顶已失,台基被堆积尘土埋没,塔檐与平座崩塌,瓦面无存,塔内各层原有木楼板亦已毁尽。一九八九年河源建市后,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着手重修。 这次重修严格遵守“修旧复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该塔在民间有“河源塔无顶”的传说,但据有关专家考证,龟峰塔愿有塔顶,只是因为“咸丰二年壬子,龟峰塔崩第一级”(见《河源县志》)所造成的。县志所记的“崩第一级”即是原来的塔顶。且修复前在塔腔第六层发现的一条大横梁,就是建塔时用来承托塔顶的实物见证。从首层塔身外面的梁枋洞孔分析和塔基周围出土的柱础石可以证实,该塔原有副阶存在,即首层六角深出四米木梁塔檐,俗称“塔裙”这次按宋式复原。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先后发现几块纪年砖。其中一块上刻“绍兴二年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砖”;另一块上刻“万历三十年修”。这两块铭文砖不但解开了该塔创建实际年代的千古之谜,而且还证实了明代万历年间重修过一次的史实。重修后的龟峰塔更显得庄严雄伟,瑰丽拔秀。登上该塔凭栏四眺,新老市区一览无遗。现已开发为旅游区,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龟峰山是省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及龟峰庙(俗称"金花庙")遗址。民间传说金花夫人是妇幼的保护神。虽然金花庙多年失修,但馆内西南角一棵"百子榕"似乎象征着金花夫人还在庇护着妇幼。据长者回忆,这棵榕树原野生在龟峰塔顶,已有近百年树龄。公元1989年重修龟峰塔时,被移植在地面,当时只有一米多高,现已长成7米多。 公元1994年春,恰逢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棵从未开花结果的榕树的树干突然结满了果子,有成千上万个数不清,每年如此,果子越长戟多,果子成熟后全面换一次绿叶,世人不无称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