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东兰魁星楼

  魁星楼(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座砖瓦结构的“金”字塔,巍然矗立于离东兰县城30公里的武篆镇人民政府北门。魁星楼为六角形塔式楼阁,兴建于清光绪33年(1906年),楼高17.5米,上下4层,底宽7米,朱檐绿瓦,丹柱红墙。楼外壁设三重飞檐,一、二层六角飞檐以幼龙雕塑,顶层六角飞檐以腾龙雕塑。魁星楼是一座革命的红楼,他像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宝塔一样与“革命”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武篆民众筹款兴建,是一座木石攒尖式六角塔,楼底宽7米,高17.5米,三重飞檐,内分4层。楼身外面刻画凤鱼花鸟,千姿百态;楼顶角脊塑有六具蛟龙,栩栩如生。楼四周以青砖椭园孔墙环绕,门前两边齐肩的石柱上各塑一只小狮。传说魁星是主宰兴衰之神,凡建楼供奉魁星之地,必将文明昌盛,英才蔚起。每年过节,地方土豪、文人墨客,登楼焚香拜叩,祈求神灵保佑,以期弟子飞黄腾达。)

  1922年,韦拔群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攻打东兰县城时,曾设指挥部在这里。1926年至1927年间,魁星楼是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武篆农民协会办公所在地。1930年3月,红七军主力聚集东凤根据地,中共红七军前委设在魁星楼。红七军前委书记、政委邓小平、军长张云逸就在魁星楼里办公和住宿,领导右江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这期间,邓小平、张云逸等在这座楼组织起草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两个重要文件。此外,《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党的问题》等文献也是邓小平在魁星楼上彻夜挑灯编写的。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陈洪涛等同志还常要楼上召开重要会议,运筹革命大事。魁星楼在右江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1930年4月下旬,红七军出征贵州榕江,五月中旬回师右江经武篆时,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又在魁星楼上举行几次重要会议,研究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收复百色及右江各县的战略部署,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写下了光辉篇章。魁星楼是东兰人民革命的指挥台。国民党反动派视它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踏平而后快。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桂系军阀乘根据地武装力量薄弱之机,先后三次调集衙兵对东兰进行“围剿”,叫嚷石头也要过刀。首先下令将魁星楼的尖顶拆掉,改为平顶,红色楼身刷上白石灰。1958年,党和人民政府拔款重新修饰魁星楼。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将魁星楼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自治区再次拔款维修,恢复魁星楼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原貌,及楼内的陈设。1978 年, 魁星楼对外开放。199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魁星楼定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各族人民缅怀先烈、学习右江革命斗争史的圣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