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泉风景区由鸳鸯泉、鸳鸯洞等景点组成。位于凤山县城东1.5公里处耸云端的凤凰山脚下,两口左右平排的小泉,两泉间隔42米。左泉呈椭圆形,长轴直径25米,短轴直径20米,泉水略带乳白色,望不见底,称“公塘";右泉呈贺形,直径25米,水清澈见底,称“母塘"。两潭泉水常年交会流出形成“渊源九曲"的九曲河,淌着清波西流直至汇入巴马盘阳河。鸳鸯泉三面环山,蜿蜒秀丽,景致迷人,素居县城八景之冠。凤山民间称这两口泉为“公母塘",后人嫌此名土俗更名雅称“鸳鸯泉"。1945年被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收录而名扬九州。 鸳鸯洞位于凤山县城东面,凤凰山腰,海拔700余米,为云贵高原南缘岩溶中高位双层溶洞,洞长480米,最宽处320米岩厅最高点52米,岩厅面积1.2万平方米,从洞口进入便是第一层洞,游程迂回全长1200米,它的形成,集自然美学观赏价值和极高的科学考察研究价值于一体,观赏性在于岩厅乳石峥嵘,气势恢宏,奇石造形精妙,宏大之处,景含群山之状,石笋高达三十余米,气势磅礴,有如龙腾虎跃,巨龙盘绕,大瀑奔流,有奇浪飞溅,鸳鸯戏水,银碟飞舞,各种象形造形,栩栩如生,深邃幽远,尤以松果状石笋为主要特色。洞口景观秀丽,仰可手指日月,腑可畅饮鸳鸯泉。 鸳鸯洞的科学考察研究价值在于反映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和人类发各时期的生态环境。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家杨颖瑜对此洞评价很高,认为鸳鸯洞的品位相当高,可与巴马县的百魔洞(天下第一洞)相提并论,洞中松果状石笋林,在全国也是称得上一流的。并认为鸳鸯洞的开发潜力很大,前景可观。广西区旅游局规划处杨永德处长于1998年10月专程到鸳鸯洞考察,称洞中景色为天下奇观,并以溶洞走向和洞物分析的科考方式考察此洞,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古时代,岩溶发育的痕迹,洞中石笋颜色的层次变化,可记录云贵高原各个时期生态环境的特征。1998年12月,日本三名岩溶专家时考察时,认为此洞很有科学考察价值。 1998年3月,鸳鸯洞被凤山县旅游资源调查组考察发现后,立即组织开发,由于洞景独特,交通便利,旅游开发基础好,几年来,已有近3万名中外游客慕名游览,鸳鸯洞正名流区内外,它将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