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武侯祠

http://www.cnair.com 2013-07-24 14:11:41 来源:中国航空旅游网
  武侯祠,又名诸葛庵,位于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它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诸葛亮(181-1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少年曾随父诸葛玄去江西南昌,不久,因叔父的太守职务被人顶替,诸葛亮便隐居在南阳郡的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找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建议联合孙权,抗拒曹操,并先取得荆、益二州作基地,然后出师,北伐中原统一天下。刘备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离开隆中辅佐刘备,开始与曹操争霸天下。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先后取得了荆州、益州和汉中等地,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公元234年秋病殁于军中。  南阳武侯祠建于何时,文献上没有记载,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已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诗句。看来早在唐代卧龙岗上已有诸葛草庐了。该祠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佑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祸。至明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以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崇祯历代修缮。公元1528年,明世熄(嘉庆皇帝)特赐给南阳武侯祠“忠武”庙额与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郡守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刻一块,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  步入武侯词山门,迎面是大拜殿,殿中彩塑诸葛亮及其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大型泥塑像。大殿前侧为明代碑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祠后部分建筑主要有诸葛茅庐、野云庵、古柏亭、伴月台、宁远楼等。诸葛茅庐,亦称诸葛庵,现今的茅庐系砖木结构,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  野云庵,进深三间,门两侧砖刻“云归大汉随舒巷,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其外装饰以苍松、仙鹤砖雕。躬耕亭,结构简单,形制简陋。前有两根圆木支撑亭檐,后砌以砖墙,亭内立诸葛武侯石刻像。像两边刻有“庵垂两千问魏阙吴宫安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品何如”的对联。  伴月台,高数丈,台下为老龙洞,洞门两侧石刻“自古宇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对联。武侯祠右侧有清同治年间新增设的庭院,这是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顾堂,内有刘备、诸葛亮大型塑像。  武侯祠现存大量的碑刻题记,约300余石,篆、隶、楷、草皆有。其中篆书《汉诸葛孔明旧庐指道碑萌》,隶书《草庐对》,楷书《诸葛传》,草书《出师表》等,在书法艺术一和雕刻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武侯祠旁为南阳博物馆,有汉代文物陈列,展现了汉代南阳的历史,颇有趣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