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 位于明孝陵、石象路旁。原名孙陵岗,亦名吴王坟,因东吴的孙权葬在这里而得名。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死后,运回南京,葬在这里,始正式改名梅花山。 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汪坟炸毁,并在墓地建了一座“观梅轩”即现在山顶上的建筑。 花山,内外梅花繁茂 现有面积近14万平方米,栽植了200多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花。每当春日,来此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据史实,城南梅岭岗、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画《钟山梅花图》,绘出“龙蟠胜地,春风十里梅花”之景观。当今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万株梅海)、古林公园(梅岭)等处均有梅观,而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山为最佳。每当春季梅花盛开之时,梅花山的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云蒸霞蔚,繁花满山,一片香海,前来探梅、赏梅者多达四、五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