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镇山文化

  闾山,和全国的名山一样,是被作为群山的代表和山神象征,在自然崇拜中产生的。而封建帝王的封禅活动,又推动了名山的形成和发展。

  闾山的镇山文化从文献记载发端于周。《周礼·职方式》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乃辨九州之国”。“其山镇曰会稽。曰衡山。曰华山。曰沂山。曰岱山。曰岳山。曰医巫闾山。曰霍山。曰恒山。”这就是闾山作为中国九大镇山之一的最早文字记载。此后又有十二州镇山之说,闾山仍名列其内。西汉时期,全国名山有了五岳五镇的称谓。明代以后,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中国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隋朝后,五大镇山成为定制,即“北镇幽州医巫闾山(今辽宁省北镇市),南镇扬州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西镇雍州吴山(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镇青州沂山(今山东省临朐县)、中镇冀州霍山(今山西省霍州)”再以后,有关北镇医巫闾山的记载,在文献典籍史书中屡见不鲜,已为读书者所熟知。闾山作为华夏五镇之一,历代都曾对其封号,使这座名山获得了崇高的殊荣。随文帝杨坚于开皇十四年,诏封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主”。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年诏封闾山为“广宁公”;宋、金时封闾山为“广宁王”,元代加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清时封为“医巫闾山之神”。

   自舜封九州之镇以来,闾山就成了神山、圣山和天地的象征,具有至高无尚的形象。各朝各代 帝王都会按《会典》之制,每逢国有大事,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帝位,大战出征,征战获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亦或地道欠宁,天时不顺,都会派遣官员或亲自前来告祭山神,修缮庙宇。直到现在,在北京的地坛和先农坛,都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皇帝祭拜的北镇医巫闾山神位,在闾山的镇山庙——北镇庙内的石碑上,还镌刻着康熙二十八年春正月初六黎明,到北京地坛祭祀地祗,从祭北镇医闾山的祭文诗。诗中有句曰:“虞封万古镇幽营,圣祖怀柔祭告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