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目地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展旦召嗄查乌林特拉草地。历史上,达拉特旗展旦召乌林特拉供奉着元太宗窝阔台的陵寝。窝阔台系成吉思汗第三子,亦称“翰歌歹”、“鄂格德依”、“格克地”等,即元太宗,生于1186年,成年后随父东征西战。1228年继位蒙古国汗。1233年至1240年,多次举兵统一中国,并占领了欧洲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取耶律楚才之策,采用“汉法”创办学校,施行科举制度,定赋税,置他廪、括号籍、行交钞、设驿站、建城镇、打井济水等。《元史·太宗记》口:帝有宽宏之量,忠怒之心,量时度力,举天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赍粮,时称治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6)制先世尊缢号时追窝阔台汗为太宗英文皇帝,庙号为太宗。
窝阔台可汗在位十三年,于1241年11月在打猎行宫中病逝,享年56岁。
1246年8月26日,窝阔台长子贵上(1206—1248)继位后,贵由遵蒙古族传统为永远纪念和祭祀窝阔台可汗,把他的鄂尔多当作神物,迁置于成吉思汗八白室旁。鄂尔多内安放窝阔台可汗“灵箱”及其遗物。所谓的“灵箱”即可汗的“神灵(魂)之物”——是他弥留之际放在鼻孔上的一缕白公驼顶鬃和他的胛骨。同鄂尔多迁来的还有窝阔台可汗的黑缨军旗——哈日苏勒德。这些所属神物总称“窝阔台伊金”。贵由可汗还派遣一部分人,称达拉特部,在现今达拉特旗境内守护祭祀。据土默特荣祥先生在1936年组织偏写的《绥远通志稿》卷十四、古迹(陵墓)中的《伊盟古迹志略》中详细记载:“窝阔台墓俗谓之达拉特哀金亦名之日格克地哀金。实即元太宗窝阔台之墓地也。在上丹召(展旦召)之西北。达拉王府之西南,距王府约三十里,离召约五里许。于天气晴朗时,登召远望,遥见西北之荒沙广漠中,有较大于普通之蒙古包一座。包之北面且有看守此包之达尔扈人特住屋数楹。盛窝阔台骸骨之银棺,即置于此包中。棺之形式,与现代普通寿器迥然不同。乃一矩形银箱,其体积长约二尺余,宽高各约一尺余。置于石彻之台上,其前设有供桌。桌上置有多数银制祭器。且有海灯一盏,不论昼夜,燃灯不息。每至朔望,蒙人犹有来此祭陵以求福利者。至大祭之期,各旗扎萨克必须躬临是地,参加典礼,以表崇功报德,饮水思源泉之虔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