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格尔木 (géěrmù)

城市名称:格尔木 (géěrmù)

所在省份::青海

城市区号:0979

城市邮编:816000

城市位置: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

城市区划:全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由两省(青海、西藏)三方(青海、西藏、部队)六大系统(市属、西格办、部队、盐湖集团、铁路系统、石油系统)组成,地厅级单位5个,县团级单位近80个

其它信息:

城市简介:      格尔木属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位于东经91°25′-95°12′,北纬35°10′-37°45′,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市区平均海拔3569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市人口20.57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平均年龄32岁左右,现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3%。

  格尔木1954年建政,全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由两省(青海、西藏)三方(青海、西藏、部队)六大系统(市属、西格办、部队、盐湖集团、铁路系统、石油系统)组成,地厅级单位5个,县团级单位近80个,是青藏高原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城市总体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30.22平方公里。

  格尔木是一座自然环境较为艰苦的城市。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全市有近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周边半径400公里内无一座大中型城市,自然条件恶劣,年均降雨量只有40余毫米,而年蒸发量却多达近3000毫米。每年的风沙天气有近180天,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格尔木人民坚持和发扬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格尔木建成了戈壁沙滩上的一座绿洲,市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市郊农田葱绿,树木成行。

  资源:

  格尔木是一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资源配置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以市区为圆心,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硼、锶、锑、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有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境内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已探明钾盐总储量3.2亿吨,镁盐总储量31.6亿吨,钠盐总储量33.1亿吨,其潜在价值巨大。涩北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5000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境内有宜农土地86.6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4130万亩。格尔木地区有大小河流20多条,水资源总量23.85亿立方米,具有发展水电业的巨大优势。有5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和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中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珍稀野生动植物。此外,格尔木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交通:

  格尔木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格尔木机场已开通西宁、成都等地的航班,现在的格尔木,已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十字立体交通网络。格尔木地处祖国西部的地理中心,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西南边防的战略支撑点,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和大型“旱码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名胜:

  格尔木是一座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昆仑文化碑林等景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旅游业正在逐步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俗:

  “六月会”是当地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习俗活动。热贡藏乡“六月会”是流传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习俗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至廿八日定期举办,热贡群众广泛参与。它蕴含着宗教历史、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充满了神奇与欢乐。“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上背扦”和“开山”。

  “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独特节奏的龙鼓、粗犷优美的舞姿、多彩华定贵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热贡藏乡带来了欢乐和浪漫。“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