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主峰海拔616米,是一个由粗犷雄伟的山峦叠嶂,潺潺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水域,秀丽多姿的田园山庄及马鞍山革命抗日遗址组成的自然风景区。其山势峻峭,峰顶突兀,四周悬崖如削,只有山前一条石凿的132级的石阶小道能通往峰顶,易守难攻,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故为兵家必争之地。山巅石峰高数十米,东西两顶相连,成凹形,远望状似马鞍,故名马鞍山。石峰四面悬崖峭壁,西南角有条石阶,狭而陡,似天梯,直达南天门,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险道。马鞍山周围峰峦起伏,山上林木苍苍,山下淄水蜿蜒,道路纵横交错,曾为历史上南北交通咽喉。1943年冬,淄博抗日战争史上有名的马鞍山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献身的英雄,1945年在博山建立了“马鞍山抗日烈士纪念塔”。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纪念馆、战斗遗址、怪石林、钟鼓楼、华光寺等。
相传,马鞍山原为天上的一匹青龙骏马,因向往人间的自由触处犯了天规,被凶恶的法神砍去了四肢,将其扔到了无边无垠的大沙漠上,妄图将其晒死。但这匹马却抱着一个坚强的信念:我一定要活出去!哪里的地方最好,哪里的人民最善良,我就到哪里去!就这样,它不知越过了多少高山,涉过了多少江河,终于来到这里变成了现在的马鞍山。
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血战在这里发生—— 1942年11月9日,日寇为了卡断我鲁中通往鲁南、胶东等地的这一交通要道,调动了一千多兵力向马鞍山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而我守山的连老人、小孩、伤病员在内一共只有30余人,武器弹药也很少。但是,英雄们在八路军某部王凤麟副团长的带领下,面对数十倍于我的敌寇,毫不畏惧,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搏斗。弹尽粮绝后,守山英雄们拿起了原始的武器——石头,同敌人拼搏。当敌人冲上山头时,英雄们毅然跳下了悬崖。惨烈的战斗中,表现出中华民族誓死抗敌的英勇气概。
如今经过战争洗礼的马鞍山,早已旧貌换新颜。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群峰叠嶂,苍翠欲滴;九九岳阳山与其隔河相望,一列列黎黑色的火车沿着辛泰铁路相逆而上;太河水库水平如镜,像一个含羞的少女掩映于两崖青山之中……人们没有忘记那些为革命捐驱的先烈们。马鞍山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上立有马鞍山战斗纪念碑、烈士祠堂和展室;在高耸入云的悬崖上雕刻了当时曾在马鞍山地区战斗过、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廖容标、钱钧将军,以及在此一家6口人为国捐驱的原省文联副主席冯毅之先生等人的题词。
近年来,淄河镇投资近百万元开通了攀山公路,恢复了山上原有的玉皇阁、华光寺等建筑,重修了烈士祠堂,塑造了“一门忠烈”烈士群雕,修建了凌云阁等景点,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组,将其建成了融革命传统教育与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马鞍山风景游览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去年,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奇迹盛世出。更令人感到神奇和高兴的是,今年人们又发现了三处新的自然景观:一处是在山东峰百米高的悬崖上有一个十余米高的八路军头像,浩然正气,形象逼真,象征了马鞍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不屈灵魂,被称之为“英雄魂”;一处是在马鞍山正南方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个熟睡的大佛,庄重自然,活灵活现,被人们称之为“三泰卧佛”;一处是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犹如一尊静坐修行的弥勒佛,神情专一,泰然自如,线条分明——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马鞍山位于太河水库的上游。夏季,马鞍山脚下,水波浩渺,成为人们开展水上活动的好去处。与马鞍山吡邻的莲花山、一线天、梦泉、摩天柱等景点神奇而美丽。这里久负盛名的池梨、大枣和蒜生产,为观光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电话:0533-5350006 地址: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 邮编:2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