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石河子 (dànhézì)

城市名称:石河子 (dànhézì)

所在省份::新疆

城市区号:0993

城市邮编:832000

城市位置:石河子垦区(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面积7529平方千米。

城市区划:八师和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领导班子分设,部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体制。八师管辖18个团场、2个河系管理处和16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其中预算内企业35家。石河子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一镇、一乡。

其它信息:

城市简介:

石河子垦区(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面积7529平方千米,人口72万人,常住人口6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2万人,占5.4%。自治区县级直辖市——石河子市位于垦区中部,行政区域面积460平方千米,规划面积15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
八师和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领导班子分设,部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体制。八师管辖18个团场、2个河系管理处和16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其中预算内企业35家。石河子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一镇、一乡。
平均海拔高度450.8米。
  石河子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独具西部风情的“丝绸之路”上;她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她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她是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她有着传奇的历史。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独特的文化。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集“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军垦文化特色。她有着发达的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石河子已形成“以大型农牧团场为依托、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联合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为新疆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繁荣新疆、展示兵团风貌的重要“窗口”。
  她有着优美的环境。她以“军城”的特色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绿城”的特色赢得全国“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自治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又以“诗城”的特色闻名海内外。


自然资源
 

此地有“戈壁明珠”之称.石河子垦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即东径84'58"-86'24",北纬43'26"-45'20"。全垦区面积7529平方公里,自治区直辖市-石河子市位于垦区中部,南倚天山,东以玛纳斯河为界与玛纳斯县为邻,南、西、北三面与沙湾县环接,行政区域460平方公里。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50公里,西距霍尔果斯口岸500公里。
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经过军垦几代人的努力,山区、丘陵区已成为水草丰美、盛产“军垦型”美利奴细毛羊的优美牧场;其他各区也由昔日的荒原、苇湖、碱滩开垦成肥沃的良田。
垦区平均海拔300-500米左右,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7.5℃-8.2℃,日照2318-2732小时,无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发量1000-1500毫米。垦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有河水、泉水,境内有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巴音沟河等五条河流,河水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3亿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库11座,蓄水总量4.33亿立方米。
垦区水草丰美,绿化较好,林网密布,自然环境未遭严重破坏,野生动植物繁多。飞禽有鹰、雁、野鸭、天鹅、喜鹊等20多种,目前已有天鹅、仙鹤、白鹭等候鸟在蘑菇湖水库栖息。走兽有鹿、黄羊、狐狸、狼等20多种。野生牧草有62科314属567种,其中可药用者有麻黄、地黄、黄芪、益母草、仙鹤草、薄菏、荆芥、防风、甘草、枸杞、柴胡等140种。常见乔木有杨、柳、榆、白腊;灌木有梭梭柴、红柳、沙枣。北部沙漠区蕴藏有石油,南山有煤矿可开采。

 

石城气候
 

石河子地区位于43°20′N~45°20′N, 84°45′~86°40′之间,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无霜期为168~171天。≥0℃的活动积温为4023℃~4118℃,≥10℃的活动积温为3570℃~3729℃。
石河子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各地年平均气温在6.5~7.2℃之间,北部地区气温低,南部高。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25.1~26.1℃,其中以北地区高于以南地区;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平均气温-18.6~-15.5℃,其中以北地区低于以南地区。从61年至今,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975年7月13日,达42.2℃;日最低气温出现在1966年12月10日,达-36.8℃。1979年1月24日~25日24小时升温幅度达12.1℃,为历史24小时升温之最; 1975年12月26日~28日48小时升温幅度达14.6℃,为历史48小时升温之最。1966年12月18日~19日24小时降温达-15.9℃,为历史24小时降温之最;1984年12月3日~5日48小时降温达-19.8℃,为历史48小时降温之最。
石河子地区为灌溉农业区,年降水量为125.0~207.7mm之间,一年中降水较多的月份,以北地区主要出现在7月、5月、6月和4月,降水量13.0~20.0mm;以南地区出现在4月、5月、7月和6月,降水量21.7~27.6mm。历史上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99年8月14日达39.2mm,日最大降雪量出现在2000年1月3日达19.6mm。
石河子地区日照充沛,年日照时数为2721~2818小时,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多于南部地区。各地历年平均最多日照出现在7月。
石河子地区年(1961~2000年)平均风速1.5m/s,静风占32%,偏南风占22%,偏西风17%,偏北风占15%,偏东风占14%。

 

历史沿革
 
石河子垦区原是古老的游牧区。早在清乾隆年间即有小量兵屯开垦,以后召集民众垦种,逐渐形成村落,后因战乱,群众大部分逃往它处,至解放前只有少量少数民族散居在此从事农牧业生产。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后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师(后改为农八师)及25师(后改为农七师)一部,到此开荒生产。
新疆和平解放后,沙湾县在石河子设区。1958年,撤区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50年,兵团石河子管理处、水利工程处及26师等单位先后进驻石河子,在兵团统一领导下,开始建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且日益宏大。1975年4月,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同年6月成立石河子地区。197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河子市。石河子地区辖石河子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和农八师以及农七师部分农场共18个农牧团场。1979年,石河子地区撤销,保留石河子市,同时成立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与石河子市合署办公。1981年12月,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管辖垦区全部农牧团场和石河子的大部分工矿企业,师部驻石河子市。1985年6月,正式成立市人民政府,农八师和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的体制。
2000年,石河子市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9011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包括兵团等,人):新城街道 41018 向阳街道 51825 红山街道 50042 老街街道 69038 东城街道 9601 北泉镇 52011 石河子乡 21877 兵团152团虚拟乡 3473 炮台兵团121团虚拟乡 22540 东野地兵团122团虚拟乡 17724 红光集兵团132团虚似乡 11167 西野地兵团133团虚拟乡 13908 下野地兵团134团虚拟乡 15688 沙门子兵团135团虚拟乡 8531 小拐兵团136团虚拟乡 9804 北野地兵团141团虚拟乡 12328 新安集兵团142团虚拟乡 30110 花园兵团143团虚拟乡 34025 钟家庄兵团144团虚拟乡 16909 十户滩兵团147团虚拟乡 17471 莫索湾兵团148团虚拟乡 30827 东古城兵团149团虚拟乡 17967 西古城兵团150团虚拟乡 19005 紫泥泉兵团151团虚拟乡 4877 南山煤矿虚拟乡 4823 南山水泥厂虚拟乡 3526。

社会发展
 
在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历程中,垦区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在亘古荒原上建成了被誉为“戈壁明珠”的石河子新城,创建了以石河子市为中心,以国营农牧团场为依托、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联合体。石河子是军垦事业的缩影和自治区、兵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特别是近几年来,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和市人民政府带领垦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56. 8亿元,比上年增长1⒎1%。市财政收入⒉23亿元。职均货币工资9369元。
农业:
石河子垦区系典型的灌溉农业,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宜农宜林宜草宜牧。经过五十年的发展,现代化农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大农业优势。机械化程度达85%,科技贡献份额达45%,农业商品率达85%。是自治区、兵团棉花生产基地,其中,“银力”牌棉花享誉国内外,总产量占全疆九分之一,建成了全国天然彩色棉花生产基地。盛产优质瓜果,“花园”蟠桃、“下野地”西瓜闻名遐迩。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行精准农业、膜下滴灌技术及高密度植棉模式,促进了“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工业:
突出工业主导作用,以做大做强三大上市公司和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引进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型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以棉花产业化、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绿色环保食品产业化和电力基础设施区域化为主体的工业布局日趋完善。正在打造天业塑化、天宏纸业、天富电力、银力棉纺四大集团,初步形成了“天业、天宏、天富”股市版块。
商贸流通:
围绕建立大流通、大市场和大贸易的思路,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培育规模化市场。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
交通电信:
交通发达便利。亚欧大陆桥之北疆铁路、乌奎高等级公路和312国道贯穿市区南北两侧,垦区公路通达各农牧团场,其中省道7条,县道16条,等级公路里程1640公里。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多种现代通信业务相继开通,通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27.87部。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的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39个各类科研机构和3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百人有专业技术人员5名),科技成果年鉴定验收均在30项以上。现有各类院校118所,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教育体系。拥有《石河子日报》、电台、电视台、《绿风》诗刊、图书馆、群艺馆、文化宫、体育馆、艾青诗歌馆、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馆和2个专业文艺团体。医院35个,病床405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65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我国中等城市水平。
城市及精神文明建设:
石河子市是自治区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四连冠、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市。城市功能齐全,小区建设规范,环卫设施配套,绿化覆盖率40%,绿地率32.3%,人均公共绿地7.6平方米。市区已形成以多行宽阔街道树为骨干,以环城防护林为屏障,以三十里花带为特色,以园林小品为景点的点、线、片、环相结合,乔、灌、花、木错落有致的绿化体系,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价为公园城、生态城。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国内缔结了20个友好城市,与加拿大东贵林瑞市结为友好城市。周总理纪念馆、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犁、王震将军铜像等人文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军垦事业教育的主要阵地。
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目前首期5.3平方公里初具规模,“六通一平”全部完成。在开发区注册的各类企业已达324家,其中有普尔斯马特(仓储超市)、顶新集团(康师傅方便食品)、娃哈哈集团(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税收等指标年均增速在40%以上,已成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最具生机与活力的试验地、主战场。
非公有制经济:
师市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促其发展壮大,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02年底,垦区有个体工商户19650户,私营企业1451个,非公有制组织占师市经济的比重为29.3%。

 

人口概况
 
2005年末,垦区总人口64.1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其中男性32.81万人,占总人口的51.1%,女性31.35万人,占总人口的48.9%。少数民族3.33万人,占总人口的5.2%;汉族60.83万人,占总人口的94.8%。全年人口出生率6.26‰,人口死亡率4.76‰,人口自然增长率1.5‰,计划生育率99.8%。

 


行政区划
 

  石河子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个乡:新城街道、向阳街道、红山街道、老街街道、东城街道、北泉镇、石河子乡,共有52个社区、23个村委会。境内有:兵团一五二团。市人民政府驻北三路。
  老街街道  代码:659001004  辖10个社区:5号小区第一社区、5号小区第二社区、5号小区第三社区、6号小区第一社区、6号小区第二社区、6号小区第三社区、11号小区第一社区、11号小区第二社区、12号小区社区、13号小区社区。
  红山街道  代码:659001003  辖9个社区:3号小区社区、24号小区社区、25号小区社区、27号小区社区、32号小区社区、33号小区社区、34号小区社区、42号小区社区、火车站社区。
  新城街道  代码:659001001  辖9个社区:7号小区社区、8号小区第一社区、8号小区第二社区、14号小区社区、15号小区社区、16号小区社区、17号小区社区、西公园小区社区、工一工二号小区社区。
  向阳街道  代码:659001002  辖8个社区:1号小区社区、20号小区社区、21号小区社区、22号小区第一社区、22号小区第二社区、23号小区社区、29号小区社区、31号小区社区。
  东城街道  代码:659001005  辖7个社区、2个村委会:40号小区社区、48号小区社区、56号小区社区、63号小区社区、78号小区社区、明珠社区、河畔村、6号小区社区、上六宫村。
  北泉镇  代码:659001100  辖11个社区:泉水地社区、文化宫社区、白杨社区、军垦社区、小林场社区、北泉花园社区、纪念碑社区、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第四社区。
  石河子乡  代码:659001200  辖21个村委会:十户窖村、钻洞子渠村、五道湾村、南湾村、下二工村、上三工村、三工村、努尔巴克村、四工村、霍斯阿尔克村、三十户村、马家坪村、袁家沟村、东桥村、大庙村、山丹湖村、沙依巴克村、河沿村、二工村、六工村、五工村。
  兵团一五二团  代码:659001500

水利资源
 
   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良好灌溉水。
   地表水:垦区内水源主要有5条河流,从东向西依次为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巴音沟河,流域总面积12923平方公里,地表水总资源量20.61亿方。
   泉水:总量3.93亿方,分配到我师1.0085亿方。
   地下水:本垦区地下水动储量10.99亿方,认定可采量7亿方。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较丰富,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以灰漠土为主,农林牧副渔业各得其所。土壤质地良好,以壤土为主。
   土地总面积752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01.69万方,2003年正播面积240万亩。


生物资源
 
   垦区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林牧条件较好。棉花、甜菜、瓜果质优产量高;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我师培育成著名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药用野生植物种类多;草场面积大,草质优、产草量高。
   粮食作物品种:冬麦品种有新冬17、18、19、20、21号,石冬7、8号;春麦主栽品种有新春2号、6号、8号。玉米主栽品种有SC-704。大豆主栽品种有石大豆1号、2号,新大豆1号。
经济作物品种:棉花品种为新陆早8号、9号、10号、13号、14号,中棉36号等。油料作物主种油葵,品种为美国G101、新葵杂4号、6号等。


林业资源
 

   石河子垦区开发建设50年来,历届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城乡防护林体系初具规模,为垦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石河子垦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昔日脆弱的荒漠生态逐步改变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生态。
   2002年年末,垦区现有人工林保存面积31.19万亩,其中防护林18.8万亩,防沙基干林1.1万亩,经济林3.63万亩,用材林0.22万亩,其它林4.41万亩,退耕还林3.03万亩。林木蓄积117万方。同时人工封育保护荒漠植被302万亩。
   1、农田防护林18.8万亩,有15个团场(乡)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垦区农田防护林占耕地面积比率达6.5%。
   2、推广“一口井、一家人、一条林、一群畜、一块地”的“五个一”管理模式,营造防沙基干林1.1万亩,146公里。
   3、绿色通道绿化完成1324公里,其中:道路绿化664公里、干支渠660公里。
   4、封育保护荒漠植被302万亩,荒漠植被保护区已见雏形。垦区沙区团场学习150团治沙经验,开展荒漠植被的营造和保护,推广沙生灌木节水造林技术,人工营造保存梭梭4.41万亩。同时禁樵限牧,封沙育林,荒漠植被盖度明显提高。
   5、垦区经济林(果园)3.5万亩,2002年果品产量1.1万吨,产值约2200万元。
   6、农场园林化城镇、园林化单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121团、122团、135团、142团、143团、150团等团场的城镇园林初具规模。
   7、垦区出台了两个林业改革文件,《农八师石河子市鼓励和扶持全社会兴建造林绿化基地实施办法》(师市办发[2001]6号)(以下简称四荒造林文件)和《农八师石河子市鼓励和扶持全社会营造农田防护林实施办法》(师市办发[2001]77号)。四荒造林文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目前师市已有1.5万多亩荒山、荒地被15户人家承包兴建造林绿化基地。

 

畜牧业资源
 

   农八师具在较好的自然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苜蓿、玉米、黄豆等主要饲草料作物,且产量高、质量好。大宗的农副产品如棉壳、棉粕、作物秸杆又是极好的饲草、饲料原料。从事畜牧业的牧工整体素质较好,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辖区内拥有石河子大学、农垦科学院, 畜牧业专业人才较为集中,从而使畜牧业能保持较强的竞争活力,也有利于畜牧业新技术的迅速转化。
   历史形成这里的养牛、养羊、养猪业品种基础好、良种化程度高、舍饲圈养和集约化程度高,畜牧业先进技术易于接受,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近年来围绕畜牧业产业化,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兵地天元、雨润集团、香巴拉公司、花园乳品厂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些已成为所从事产业的龙头企业。
   农八师石河子市是新疆和兵团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畜产品产区。2002年末牲畜存栏61.5万头,其中猪:18.38万头,羊:40.21万只,牛2.66万头;肉类总产2.58万吨,牛奶2.46万吨,羊毛1086吨,禽蛋7540吨。
   生猪、牛奶、优质细羊毛、牛羊肉、禽蛋等畜产品及其制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在新疆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农八师石河子市拥有宜农荒地601.79万亩,牧草地101.45万亩)。已种植优质苜蓿6万亩。每年种植青贮玉米和其他饲草作物均在10万亩左右。种植业生产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草料资源,每年棉壳产量70000吨,棉粕产量23000吨,农作物秸杆60亿公斤。
   现有不同规模的猪场40座,年出栏生猪20余万头,母均带仔达18头以上,生猪160天出栏体重可达100公斤,基本实行了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瘦肉率高,肉质鲜嫩。
   随着6500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优质荷斯坦奶牛的引进,加之农八师经过40年不断改良留存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石河子的奶牛生产具有较好的品种基础,现已建成15座规模化牛场,并配套了先进的机器挤奶设备。
   农八师具有近50年的养羊基础,拥有国家级种羊场--紫泥泉种羊场,培育出了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现正进行优质细毛羊的选育。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羊生产方式亦随之改变,现主要以舍饲圈养为主。随着市场变化,肉羊生产受到了较大的重视。
   农八师的畜产品以肉、奶、禽蛋、羊毛为主,市场销售方式为出售活畜、原料鲜奶、鲜蛋、原毛。石河子市建有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为13万头左右;生猪屠宰场1座,年屠宰量6万头左右,其余产品由养殖场通过畜牧经纪人贩运至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奎屯等地的加工企业或屠宰场。
农八师石河子市有在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300人。

风味美食特产
 
石河子美食有油塔子、羊羔肉、拉条子、烤全羊等。游憩广场美食城、金马市场夜市、西环商场夜市都是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石河子特产有新疆小刀、玉石等。石河子集中购物街区有幸福路步行街、幸福路温州地下街、夕阳红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