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自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段20公里,中间设闸5处。第二处原名东籍闸,俗称二闸,后改称庆丰闸。位于大北窑东南二闸村,村因闸得名。
自1292年通漕运至民国初年,二闸和三闸间(原名平津闸)一直有船来往,沿岸明清时期为著名风景区。有“北方秦淮河”之称。庆丰闸对通惠河蓄水泄洪、通漕运粮曾起过重要作用。
河道保留有元代虎皮石河墙及闸门漕。1998年修复庆丰闸遗址,修建汉白玉雕刻拱桥一座,长38米,宽4.4米,高7.8米。拱形结构,栏杆、板柱均采用元代建筑模式。桥西南北两岸坡上安置重5 吨的元代镇水兽、石刻青龙和泗马吉祥物。闸区北岸修建仿元代屋脊式艺术壁画,壁画有三部分组成,一为7 米长的“庆丰闸遗址”题字;一为《鸿雪因缘图》中的二闸修契清代古装画;一为7米长的墨玉石刻板,上面汇集了自1293年郭守敬主持兴建通惠河以来,明清时期修建庆丰闸的历史。在遗址旁,还有一通仿元的庆丰闸遗址碑,碑身文字记载了通惠河整治工程、庆丰闸遗址保护工程建成的全部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