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初年,即从1405年至1433年,前后28年间,三宝太监郑和7次率领庞大船队,远涉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口,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古代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580周年,在长乐市城关南山郑和公园内,选郑和奏建的天妃行宫的遗址,建成了郑和史迹陈列馆。工程从1984年11月动工,翌年7月竣成。馆为双层宫殿式建筑,背依三峰宋塔,占地3378平方米,建筑面积1387平方们从阶石登步,只见红墙碧瓦的大门,有叶飞题书的匾额,金字闪光。正门而入,大屏风画的是郑和率师下西洋的历史风貌。随着左右的回廊,顺山势的石级,分别登上了正厅。内立郑和半身塑像,高1米余。又竖立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主要的碑文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乃于永乐十年奏建,以为官军祈报之所,既严且整”。这块碑石和抗战时期转移南平寄藏的铜钟(俗称郑和钟)都是郑和亲立的历史文物。 宽敞的厅堂,以郑和史迹陈列展出为内容,为“序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与航海基地福建”、“伟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4部分。展品有铜钟、宝船、航海图等复制品及其他有关的文物、图片。项南撰写的《纪念郑和下西洋》,还有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学术讨论会之后出版的《郑和与福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论文集》等也展在专柜里。 从正厅左右侧上楼,只见裱褙的书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书法家的作品,依姓氏笔划为序,从辽宁于涛隶书,宁夏马学智草书,上海王个簃篆书,广东陈遇荣楷书,江苏费新我行书,到闽中书法家潘主兰、赵玉林、萧心涛、朱棠溪等,各呈艺术的风采。许多观赏者流连忘返,从中分享书法的艺术精品。 从正厅楼上眺望,首石山在北,石首峰上巨岩突兀,所谓“首石山鸣出大魁”,便指钟灵毓秀,明初马铎、李骐“大魁”于天下,以联科两状元显示闽中人才崛起,荣获佳名。横贯山前的十洋街,应诠了“十洋成市状元来”。这条古街明末遭倭寇焚毁,长久沦为菜地,而今大厦高楼林立,与新拓的通城大道连成“郑和路”。西边一水随潮大小而流,作为闽江的支脉,便是郑和船队入境的航道。原“太平港”世历沧桑,早已泥沙填塞,变成一年三熟的田地,而今成了栉比鳞次的宅楼群和爱心公园、冰心文学馆等。 从正厅右边门出,登梯而上,来到了三峰塔前。石塔创建于北宋经圣三年(1096年),政和七年(1117年)落成。传说建塔为皇帝贺寿,名为“圣寿宝塔”。因地依南山的三峰之麓,改称“三峰塔”。塔高27.4米,石构八角七层,仿木楼阁式。细品塔座,以大力士为基座,八面环饰石刻有牡丹、狮等图案。底层塔壁浮雕文殊、普贤、五十罗汉、十六飞天乐伎,还有一组佛教故事。从第一层至第六层,有25面塔壁浮雕莲花座佛,分列2排,每排4尊计200尊。8棱各刻一尊执械肃立的护法天王。浮雕造型古朴,艺术精美,显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每层叠石出檐,檐角饰有龙头咧嘴式斗拱,匠心奇巧。塔内砌有曲尺形石阶,循阶盘旋而上,直与顶层的四门相通。塔的结构稳固匀称,虽经多次地震,整个建筑造型却仍依然如故。 顺着塔埕的石阶,步下山坡,一条石砌甬道延伸山间。林木葱茏,掩映着亭台。山旁一泓水塘,花圃竹丛,很有园林的格局。这便是“南山园林”拓建之后,以郑和命名为“郑和公园”的景观。园门的两侧立柱,正面一副楹联:“七次涉重洋,开辟丝瓷新路;三峰留胜迹,犹存凫绎遗风”。背面一副楹联:“古迹溯吴航,一塔三峰资胜概;远洋开海运,九州万国仰先驱。”大致都从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和在长乐的史迹而撰的,表达了长乐人民对郑和的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