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酒店预订 | 旅 行 社 | 导游之家 | 主题旅游 | 出游征伴 | 海外旅行 | 出行参考 | 旅游黄页
旅游新闻 | 机票预订 | 旅游线路 | 民俗文化 | 旅游游记 | 美食天下 | 华夏景点 | 航空常识 | 美景寻踪
安徽 澳门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湖南 海南 吉林 江苏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香港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景点>>福建>>福州>>朱紫坊街区
 

 
朱紫坊街区

 

 
 
 

  除了“三坊七巷”之外,另一组传统居民区就是朱紫坊街区。此街区位于安泰河边、于山之麓,北接津泰路,南邻圣庙路,东至津门路、花园路,西靠八一七北路,面积15.84公项,街区内有坊巷10条,基本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格局。

流经朱紫坊街区的安泰河,历史上是福州的护城河,安泰桥是唐罗城的利涉桥。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出”。足见当时的繁荣景象。宋时,修筑外城,街区全部被包入城中。安泰河两岸榕荫匝地,,巷坊交错,舟揖楼连,酒市笙歌,颇有古南京秦淮河的风光,宋代曾巩《夜过利涉门》诗吟:

红纱笼灯过斜桥,复观晕飞插斗杓。

人在画楼犹未睡,满堤明月五更潮”。

虽然是描绘持灯游城的夜色,却多少侧面反映当时福州朱紫坊繁荣景象。

 

  朱紫坊因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请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兄弟4人居此皆登仕门,朱紫盈门,故名。坊内仍留有“朱紫达善境”的石牌坊。旧时坊内有一峰书院。明代长史谢汝韵的“泊台别馆”亦在坊内。 朱紫坊街区也是古福州文化教

 

  今日的安泰河  

  育机构集中的地主,从宋太平兴国年间开始到清末止,这个街区内设有3个孔庙(分别属福州府和闽县、侯官县)、2个县学、2个县衙、1个府学院署。因为学院林立,学子云集,所以成为“路逢十客九青衿”的“弦歌不绝”之地。

朱紫坊是近代,“海军世家”,是萨镇冰、萨师俊、方伯谦、方莹等海军名人聚居地。 曾任清“济远”舰管带的方伯谦是福建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首批海军留英学员之一,参加过甲午海战中丰岛和大东沟两场海战,后受诬陷被“军前正法”,殉难于旅顺。此后,方伯谦之弟方仲恒,侄方椿、方沅、方莹、方均、方槛、方振,侄孙方祥年、方永年等9人也服役于海军,先后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辛亥革命起义、抗日战争与人民海军建设,

方伯谦故居清初营建于宋代朱敏功兄弟(三进士)宅址上,为三进一花厅,门前有照壁。首进厅营面阔5间,进深7柱,为穿斗式杠梁减柱木结构,双坡顶,大厅面积有100平方米。三进坐北朝南,为明代双层古建筑。方伯谦故居第二进大厅里悬挂着张爱萍上将手书“海军世家”横匾。

坊内萨家大院是清代海军大臣、民国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福建省省长萨镇冰祖居,是城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面积2080平方米,五进。仅`一进,柱以上的斗拱、屋架等木构件雕刻各种图案,保存完好,大厅左右厢房门扇、隔扇、窗棂均系楠木,精雕细刻。花厅前有假山鱼池、亭台楼阁。花厅有10扇楠木精制的屏花,刻有108种图案。

朱紫坊这一带园林建筑独具特色,代表作就是芙蓉园,清代杨庆琛《朱紫坊》诗云:

画栏容易夕阳斜,燕子难寻王谢家。

朱紫坊前留古巷,芙蓉园里访秋花。

相公功业归青史,诗客声名重碧纱。

几度津门楼上望,西风暮色噪寒鸦。

芙蓉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法海路花园弄,园后濒临朱紫坊河沿,始建于宋代。原为宋代参政陈革华芙蓉别馆,后为明叶向高别墅,清为藩司龚易图所有,重加修建,辟“芙蓉别岛”,整个园林布局优美,极富有福州民居、园林特色。在芙蓉别岛厅,集杜甫诗句为联:“旁人错比杨雄宅,日暮聊为梁父吟”。解放后曾作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委员会的会址,文革中遭破坏。


 
 藏经殿
 达摩十八景
 登山古径
 鼓山
 鼓山摩崖石刻
 绝顶峰
 开元寺
 涌泉寺
 钟楼、鼓楼
 宫巷
 林则徐纪念馆
 乌山
 白塔寺
 状元峰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西禅寺
 郑和史迹陈列馆
 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
 福州熊猫世界
 林纾墓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孔庙
 喝水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