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新闻
▼
航空旅游新闻
航空旅游图片
旅游出行参考
航空知识手册
微博登录
QQ登录
首 页
航旅新闻
航旅图片
酒店预订
机票查询
机票验真
航空知识
出行参考
飞机机型
旅游景点
外国景点
世界遗产
中国航空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陕西
>
商洛风景区
> 商洛旅游 ()
商洛旅游
http://www.cnair.com
来源:
中国航空旅游网
商洛旅游
城市概况,历史沿革,气候,地理,民俗风情
商洛市,古称商州,以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地势
——
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绵延东西的秦岭山脉,南部河岭相间,有蟒岭、流岭、鹘岭等。与豫、鄂两省接壤。
商洛历史悠久,曾是京畿长安通往东南之重要门户,是秦楚交兵,宋金鏖战的古战场,为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出巡时曾路过商洛。汉刘邦因取道商洛故先于项羽而得咸阳。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此屯兵养马、重振军威、东山再起。清初农民起义军白莲教首领王聪地率军转战过商洛。在革命战争年代,南洛曾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
93
个乡建立苏维埃政权,相继有李先念、贺龙、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汪锋、陈树瑞、郭树申、郑位三、陈少敏、刘志丹等革命老前辈在此生活战斗过。先后创建了中共商洛、鄂陕、豫陕三个特委,建立了一个抗损军,
7
个游击师、
4
个游击大队,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商洛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列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有革命遗址二十多处。
商洛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可供利用的达千余种,全区木材蓄积量
1500
万立方米,是陕西木材主要产区之一,林特产品有核桃、油桐、板栗、漆、乌柏、棕榈、茶、油茶、柑桔、柿子等。核桃、板栗、柿子等产量居全省之首。商南、柞水两县推光漆屏风、茶几、挂屏等漆器精美典雅,出口量逐年增加;柿子分布广、产量高,还有畅销省内外;称为
“
水果之王
”
的猕猴桃酒,酱产品。商洛矿产资源种类多,产地广、储量大,易于开采;有色金属、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储量达数百万吨,品种有铅、锌、锑、铂、钒、镐、金、银、锰、钛、铍等。非金属矿主要有钾长石、重晶石、镁橄榄石、萤石、水晶石、白云母、绿柱石等。
商洛的旅游业正在开发和发展。全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甚多。比较著名的有距今一万余年的洛南梁土坪乡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河口遗址和商州市三贤乡紫金城古文化遗址、西汉时的丹凤县商镇
“
四皓墓
”
,建于唐代的山阳县城的
“
丰阳塔
”
、洛南县
“
唐、李密家
”
。建于金代的丹凤县棣花二郎庙、建于明代的丹凤
“
船帮会馆
”
和商州市东龙山双塔等石建筑群。还有石灰岩溶洞
10
多处,已开发的柞水溶洞群被称为
“
北国奇观
”
,洞内风景秀丽、钟乳石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愧是千万年来大自然造化的艺术珍品。特别近年来,开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商南金丝大峡谷、丹凤丹江漂流、北方名胜洛南老君山生态游等项目,已成我市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位置:商洛地处东经
108’34’20"——111’1’25"
、北纬
33’25’40"——34’25’40"
之间,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
面积:总面积
19293
万平方公里。
人口:
240
多万。
行政区划:现辖商州、山阳、丹凤、商南、镇安、柞水一区六县。
景观:柞水溶洞、丹江漂流、天竺山森林公园、镇安风景区、洛南老君山。
宝商洛曾是战国时期商鞅的封地,李自成屯兵养马、休养生息之处。三秦要塞武关,天下闻名。武周大云寺全国独一无二。洛南猿人遗址、商州东龙山夏代遗址,为全国考古新发现。明代修建的东龙山双塔与
“
龙山晓日
”
交相辉映。闻名省内外的清代
“
船帮会馆
”
建筑雕刻精美绝伦,其人物造型、楹联,至今无人破译。李自成屯兵养马的
“
闯王寨
”
依稀可见当年盛况。丹凤境内的
“
商鞅封邑
”
遗址尚存。
“
四皓
”
古陵曾是文官下轿、武将下马肃然恭拜之地。
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山、洞、水自然风光。鲜明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形成了发育完美以柞水为主的洛南、山阳溶洞群。这里钟乳林立、千姿百态,被誉为
“
北国奇观、西北一绝
”
;牛背梁国家级羚牛自然保护区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新近开发的山阳月亮洞迂回百折,恍如地下迷宫。建设中的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地处秦岭深处,奇峰幽谷,飞瀑清潭;商州市仙娥湖,水天一色,碧波万顷;静泉山八景美不胜收;丹江漂流惊险刺激,为西北首漂。商洛山灵水秀、民风淳朴,旅游正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住宿
商洛住宿条件很好,市内星级饭店、青年旅馆众多。
位于陕西洛南饭庄位于洛南县城西门
十字,是议价集粲饮、娱乐为一体的高档次酒店。环境优雅、内外装饰古朴自然,是举办
会议、宴请、接待宾朋好友的理想之地。
进饭庄有南北淮扬大菜,到饭庄涮烤店有美味佳肴,去饭庄歌舞厅让您尽情潇洒,洛南饭庄是您美食娱乐的理想之地
交通
商洛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纵横贯通全贯。市委、市政所在地商州区距西安
117
公里,全程仅需一个多小时。西康路、西合铁路从我市中心穿过。穿越我市的四榆、西武、西合高等级公路,亦即将动工建设。全市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经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形成了西南铁路和
312
国道为
“
两横
”
,以西康铁路和西康公路为
“
两纵的路网主骨架,连接西安、河南、湖北、安康、山西、渭南等省市交通方便。
美食
核
桃
人都说
:“
旅游到商州不食不带商州核桃是白游。
”
核桃是世界
“
四大坚果
”
之一,是商洛地区土特名产之冠。
商洛核桃被列为全国
500
个名优特经济树种,誉称为
“
核桃之乡
”
的商洛是全国出口核桃的名产地,核桃出口量占全省的
80
%之多。商洛核桃历史悠久。核桃本名胡桃,是西汉时由博望候张骞从西域带回的,先在京都长安栽培,条件不宜,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茂密,挂果累累。《本草衍义》上载,
“
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
”
。
丹凤葡萄酒
“
葡萄美酒夜光杯
”
,
“
家家扶得醉人归
”
。在我们这
“
无酒不成
礼仪
”
之邦,丹凤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谚
“
路过龙驹寨,喝酒忘吃菜
”
即言此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
26
个省
(
市
)
。凡过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仅必饮,而且必带。
8
集电视连续剧《糊涂十四》,就是写的丹凤葡萄酒的佳。
1911
年
(
清宣统三年
)
,南阳客商华国文由豫入陕,见龙驹寨盛产优质葡萄,加之他曾跟随意大利传教土安西曼在南阳学习过无曲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于是就在黄巷子西十家办起了葡萄酒酿造作坊,不断扩大生产,正式创办
“
陕西省龙驹寨协记美利葡萄酒酿造公司
”
,后更名为
“
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
、
“
大芳葡萄酒酿造公司
”
,是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葡萄酒系列生产厂家。解放后,厂址迁至寨北后原,由合营转为国营,名曰
“
丹凤葡萄酒厂
”
,现有职工
400
名,厂房
1
.
9
万多平方米,储容器容量
1
.
2
万多吨。设备不断更新,工艺不断改进,在继承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科学酿造技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985
年至
1986
年,该厂从阿根廷引进
3
台葡萄粉碎机,从法国引进
2
台卧式葡萄发酵罐和
1
台葡萄粉碎除梗机,同时建成
1
条自动装酒线。
’
丹凤葡萄酒厂生产的传统葡萄酒
——“
丹江牌
”
葡萄酒,以优
质龙眼葡萄为原料,三次加糖,精心勾兑,经三年陈酿,才出窖上市,馨香甘醇,久负盛名,供不应求。该厂生的的五味香葡萄酒,连续
5
年被评为省优,还有木梨香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等
30
多个品种,年产量
7600
多吨。
1985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丹风县视察时,品尝了丹风葡萄酒,鼓励该厂要努力打入国际市场。
板
栗
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种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实这说明远在
6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
1951
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
3600
年前用作冶炼铜和烧陶器的栗,《诗经》、《论语》等古书中多次提到板栗,其中有
“
燕秦千树栗
……
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
的记载,更清楚地说明了板栗在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唐代医学家孙思说
“
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
。唐诗云:
“
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复栗旧传方
”
。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
------
甙
3
,具有明显的健胃补肾功能,是老龄人和幼儿的理想补品。
经化验分析表明:果肉中淀粉含量为
37.61%--42.23%
,可溶性糖
30.48%--33%
。蛋白质为
6.13%--10.0%
。
硝
化氮
0.37%-0.52%
,磷
0.04-0.12%
并含有钙、镁、硼、锌、锰、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板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环境污染轻,是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
柿子
孝义柿饼
"
南静川中木叶红
"
这是宋初著名诗人王禹称贬官商州时之咏商名句
“
木叶红
”
指的就是商州秋天满山遍野的柿子树。柿子,是商洛地区传统的主要木本粮食,全区共有挂果柿树
76
万多株,年产柿子
2700
多万公斤、柿饼
250
多万公斤、柿角
25
万公斤。柿子树全区各县、市都有,商州市和洛南、山阳、丹风三县居多。柿子品种多达
47
个,丹凤县的社柳黄和商州市的干帽盔最佳。柿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氨基酸,汁多味甜,人喜食之。它能作柿饼;柿角、柿皮,可酿酒、作醋、熬酱,可与面粉混合制成柿液炒面、柿于模,还具有止血便、降血压等医疗作用。柿花是蜜源,柿叶可制茶。
“
社柳黄,一包糖,人要吃,神想尝。
”
社柳黄因秋社时是柳黄色而得名,丹风县境内川道地区分布比较集中,以龙驹、商镇、铁峪铺最盛全县年产
50
万公斤以上。商州市向东,顺
312
国道驱车
35
公里,便是商洛名特产之一
——
孝义湾柿饼的产地孝义湾乡。该乡北临丹江南依土坡丘陵,盛产的干帽盔柿子无核或少核,油质重,糖粉足,色调鲜,味甜绵润。用之制成柿饼品质极好,体大霜厚,甘甜绵软,因而闻名遐迩,畅销省内外。该乡现有柿树
3
万株,户均
20
株,年产柿子
100
多万公斤、柿饼
15
万多公斤。说起孝义湾的柿饼,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孝义湾村里有位聪明贤慧的媳妇,为使她的老人常年能吃到鲜柿子,便试着用刀子把柿皮削掉,放在外面让太阳晒,晒软了再用手捏捏了又晒,反复多次后,收藏在缸内。次年春上,打开缸盖,只见捏过的柿子上长了层白花花的柿霜。她顺手模出一个掰开,那色泽红润似牛肉扯一片搭嘴一尝,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由于经过这家媳妇的削、捏、晒、捂后的柿子似饼状所以人们称之为
“
柿饼
”
。从此,家家户户也都仿照着做柿饼孝敬老人。因这里孝敬老人出名以后人们便给这个地方起了个
“
孝爷湾
”
的美名。
”
明朝祟帧年间,商州有位姓黄的知府曾特意带了
"
孝爷湾
"
的柿饼进京朝贡皇上,皇上将柿饼放进口中嚼时,顿觉
“
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
”
,便连连称赞,忙问:
“
此品何名
?
出自何地
?”
黄知府回答道:
“
此乃柿饼也
!
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
”
。
“
啊
!”
皇上惊曰,
“
食品倒是极好,只是这个地名有点
……”
黄知府遂将此地的风土人情详告皇上,皇上说,
“‘
爷
’
焉能乱用,岂不知寡人乃天下最大的爷。联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
!”
从此,
“
孝爷湾
”
就改名为
“
孝义湾
”
,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的柿饼随之就更加出了名。
商
南
泉
茗
“
茶香溢商洛
‘
泉茗
’
先为佳。
”
这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
1988
年
6
月
15
日在陕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当场为
“
商南泉茗
”
书写的赞词。该茶最初叫
“
毛尖
”
后定名
“
泉水清
”
茶,
1987
年
6
月
14
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对
“
泉水清
”
茶的审评鉴定意见中指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
“
商南泉茗
”
。商南泉茗荣获我省优质产品称号,与省内名茶
“
汉水银棱
”
、
“
秦巴雾毫
”
、
“
紫阳毛尖
”
齐名,成为商洛一枝奇葩。商南县是新茶区,是陕西省茶业基地县。该县从
1962
年开始引种茶树。引进的茶叶品种系列有紫阳茶系列、安徽茶系列和江西浙江茶系列,历经
16
个春秋,不断发展,现全县有茶园
3730
公
顷,乡、镇茶场
50
个,年产茶叶
421
吨。茶园亩产
17
.
5
公斤,高于
全省茶叶平均亩产
13
.
75
公斤。该县除
“
商南泉若
”
外,还生产三种中低档茶:商南春茶,又名
“
炒青茶
”
。
1981
年被评为省
“
优质产品
”
,产量高,销路好,年产
9
万多公斤,是商南县茶叶品种中的大宗产品,
杨销西安、河南、湖北等地。砖茶。味苦色棕,可冲泡多次。多销甘肃、宁夏。商南富硒茶。这是该县茶叶站站长张淑珍和中国科学院西北
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永俊合作研究出的新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黑
木
耳
黑木耳,史称
“
上洛耳
”
,系天然的食用菌,历史悠久。《续修商志》载:
“
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
”
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片大、肉厚,鲜而不腐,味道清香,有化毛之效。用木耳炒大肉,肥而不腻;与各种菜看均可配合,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黑木耳中含蛋白质
10
.
6
克、脂肪质
0
.
2
克、碳水化合物
65
克、纤维素
7
克,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肝糖等。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滋阴壮阳、清肺益气、补血和血,治疗妇女产后虚弱和手足抽筋麻木、分解纤维杂质、清涤肠胃等功效。对轻纺、矿业职工有保健特效。镇安县外贸公司生产的压缩木耳质优价廉,深受国内
外客商青睐。黑木耳有十几个品种。棕树生耳,叫光耳子,品质最佳,属大宗收入。商洛黑木耳就是指的栋树耳。构树生耳,叫毛耳子,背面
多毛,体重质差。桑耳、槐耳、榆耳、柳耳、杨耳、柿耳都可食用,但
味均不及光耳。
商洛黑木耳全区各县、市都有,主要用栋树人工培育生产以丹风、商南为主产县,产量分别占全区
30
%、
25
%左右。
1998
年全区产木耳
541
吨成为全区着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商
芝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县、市,年产量数百万公斤,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称紫芝。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其根含丰富的淀粉,是口味独特的冲服剂,具有去热利水之功能。近多年,商芝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同时也受到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人民的欢迎。商芝和
“
商山四皓
”
有着奇缘。秦代
“
四皓
”
吴实、周术、唐秉、崔广四位掌管朝廷史事书藉的博士官,见秦政暴虐,焚书坑儒
”
,他们怀着
“
非义不动
”
、洁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情志,同来商山隐居,
“
岩居穴出
”
,以商芝充饥。他们在自编的《采芝歌》中云:
“
莫莫商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
”
到了汉朝刘邦即位,请
“
四皓
”
出山辅佐,面对高官厚禄,他们不受,在商山均身康百岁。李白描写他们是
“
秀目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妙。
”
商芝因之声誉大
振,被称为延年寿益之
“
仙肴
”
。历代诗人咏
“
四皓
”
时,都有对商芝
的赞叹之句,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
香闻紫芝草
”
,晋代陶渊明的
“
紫芝谁复探
”
,清代王学逊的
“
菇芝人未老
”
。商州素以野山野味驰名省内外。商州厨师用商芝可烹调出十几种菜肴。如商芝蒸肉,商芝小炒,商芝拼盘,商芝滚汤。
山阳龙须草
“
少时青青老来黄七搓八扭结成双。春打草鞋走山路夏编凉席铺软床。秋织蓑衣遮风雨,冬拧绳索套麝香。更喜姑娘手艺巧,精制草编销远洋。
”
这首在山阳县广为流传的歌谣,唱出了商州
“
三宝
”
之一龙须草的用途。唱者自豪,听者悦耳。山阳龙须草叶狭线形,丝象龙须而得名。其命名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统一华夏后,教民耕种,他遍尝白草,探索草性,正当他跋山涉水找到繁殖力最强的生长在商州境内的龙须草时,天空突来玉龙,传玉帝圣旨,说黄帝劳苦功高,封为天皇,令其速回天宫。人们不舍黄帝离去,苦苦抓住龙须不放。但午时三刻已到,玉龙腾空而去,人们手抓的龙须全然变成了金色的龙须草,惠泽当地百姓。这里的龙须草长达一米,是一种很理想的纤维资源,本色金黄,有光泽,且易染色。它系野生之物,山阳人民采取草籽繁殖和分根栽培的办法,大力发展,全县各地均有分布,年产量干吨左右。先时人们用之搓绳、打草鞋、造纸、编蓑衣。建国后,国家大量收购,充人造棉、人造丝和优质纸原料。
1972
年以来,色河中村等地农民利用龙须草编织地垫、凉席;门帘等,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西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换取外汇,成为山阳县的大宗外贸商品。
购物
永兴超市位于商洛市北新街中段,营业面积
2000
多平方米,属本市最大的商场,多年来受到消费者的好评,无假冒伪劣商品,在本商场购物你用的放心,吃的舒心。
娱乐
商洛地区的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具有浓厚的风土民情气息。主要有民间社火、龙灯、狮子、秧歌、灯谜等活动。戏剧、文学、书画创作更是硕果累累,被外界赞誉为
“
经济沙漠中的文化绿洲
”
。商洛的剧种有二黄、花鼓、道情、情腔、迷胡、曲剧、豫剧、木偶、话剧、歌剧、商南花灯剧等。
20
年来,创作、演出剧(节)目数百个,其中
70
年代末,由商洛剧团移值上演的古典花鼓戏
“
屠夫状元
”
,参加了全省国庆
30
周年会演后,荣获全省戏曲调演最高奖。随后,全国
20
多个省、市剧团纷纷移值上演,后被拍成电影
商南县梦苑美似娱乐城
商州云山夜总会
商洛风景区景点列表
·
商州大云寺
·
花石浪遗址
·
四皓古墓
·
商洛秦岭
·
龙驹寨
·
昙花胜地
·
丹江漂流
·
商洛旅游
·
柞水溶洞
·
商洛老君山
·
金丝峡
·
商洛龙台观
·
白龙峡
·
商洛龙潭瀑布
·
丹凤花庙
·
毗卢高阁
·
商州莲湖公园
·
天佛洞
·
莲湖公园
·
秀阁书声
微信关注中国航空旅游网
关注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网易微博
百度搜藏
开心网
豆瓣网
百度空间
更多分享
投稿与新闻通讯员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