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大王庙

  藏山别祠——大王庙,位居盂县城西,北两关相衔的香河北岸,为春秋时晋国上卿赵武之行宫。此庙始建于金大定十二年(1172),历经元、明、清先后11次修葺、扩建,虽久历沧桑,然至今仍保留了金代建筑之特色。其建材之繁,造型之全,年代之久,刻工绘艺之精湛,皆居盂县之首,名驰三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研价值,是山西省历史悠远而保存最完美的一座古代建筑,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庙座北向南,总体布局是将主建筑自南向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而东、西两面不设廊室、配殿等附属建筑,使整个殿宇显得布列舒款,视野广阔,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此庙原建筑由山门、仪门、碑房、戏台、钟楼、鼓楼、正殿和后殿等主体建筑组成。
  
大王庙正殿是全庙之主建筑。殿宇面宽16.4米,进深10.8米,鸱尾高6.5米,系单檐歇山顶,以木结构为突出特征,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台基由石块砌筑,上立木柱,柱上施以粱枋,构成屋架,沿柱砌墙,开设门窗,四周各柱微向内倾,置成“侧角”,角柱稍高,造成“生起”,使梁、柱、枋三者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和承托力。檐柱柱头用许多斗形木块和曲形拱材,层层叠架,制成了雄浑古朴、变换多端的斗拱,承托着深远的出檐。墙身不负重大支撑力,檐墙和瓦顶起间隔内外与防御风雨侵蚀的作用。屋顶铺盖琉璃筒瓦和脊兽,梁架举折和缓,总举高为前后檐柱之间的20%以上,使整个建筑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独有风格。殿内使用了长跨三间的大木材,其构件的规制属营造式,从而减少了殿内的柱子,扩大了建筑的纵向跨度,为设置神龛和塑像,提供了宽敞的场所。足以证明早在八百多年前,盂县的木结构建筑艺术,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昔日的大王庙殿内龙盘凤绕,丹青满壁,山水人物栩栩如生,泥塑神像风度翩翩,整座殿宇富丽堂皇,煞是壮观。惜今堂内之彩塑和壁画已全部毁损无存了。最有建筑历史价值的是大王庙后殿。据有关专家鉴定,此殿属辽代建筑。后殿共三间,座北面南,其通体面宽12.1米,进深6.6米,鸱尾高6米,造型与结构特征同正殿基本一致。七檩四椽、五脊六兽,前后檐立栏卧栏各四层,梁、柱、栏、斗拱等皆用材粗大,却卯榫严实,构筑稳固。特别是其斗拱形制多样,上下相异,柱头与补间不同,各拱两端之卷刹皆为五瓣,每瓣微向内弧,这种做法在我国木结构古建筑中尚不多见。
  
大王庙原建有碑房三间,是盂县寺庙存碑最多的一处,真所谓刻石荟萃,古碣如林,且造型优美,文图并茂,笔工遒劲,字迹清晰,今碑房已毁,部分碑刻亦遭损坏。庙前有古槐两株,树冠高大,腰围达7.5米,枝干盘虬,古朴苍然,传系庙宇初建时所植,迄今已有千岁高龄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