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新北势庄东栅门

  新北势庄东栅门又名「丰田隘门」,属于聚落型之栅门,为早期客家聚落之特殊空间表徵。清康熙末叶,朱一贵举事,六堆客家人招募乡勇平定乱事,清廷并特颁「怀忠」匾额激励。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又举事,六堆乡勇助清有功,再颁「怀忠」匾以示功勋,并建丰田隘门立碑纪念,直到1897(光绪26)年重修至今。

  清代惠、潮两府的客家人移垦来台,台湾主要集中地区为高雄、屏东一带,屏东六堆地区即为此区客家移民形成的聚落。1701(康熙40)年间的客家垦拓路线由滥滥庄分中、南、北三线,沿麟洛河发展;即至康熙末年已建立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成为六堆日后的聚落基础,其主要分佈于下淡水溪、东港溪及林边溪三大流域,包括今之武洛、长治、麟洛、内埔、竹田、万峦、新埤及佳冬等地。

  一七二一年(康熙60)下淡水溪以东的聚落组成六堆乡团组织,因地方聚落为对付朱一贵民变,由地方乡民筹组之自卫组织。所谓「六堆」乃客籍团练组织分为「前、中、后、左、右加前锋」之统称,且以西势忠义祠为团练中心。「堆」之意,或云「队」字同义,或说与「塘」、「营」同为营汛单位,六堆或六队、六营,主要取其与官制不同之称呼。

  客家民团协助平定朱一贵民便后,亦佔领原为漳泉人村庄的新北势庄。约于1736~1769年(清乾隆年间)兴筑栅门环绕庄外,原本兴建有东、西、北三栅门,以防范平埔族与他族原住民之侵扰,为自发性之防御工事,北栅门于一八九七(光绪26)年间修筑时立有石碑,以红砖叠砌造,屋面为二坡水硬山搁檩作法,曲形圆脊。即至日治时期,北栅门仅作为一通道门户,进出村庄均需经过此一栅门。进入光復后,大型载重车辆进出频繁,一九八九(民国78)年遂打除原栅门之部分石柱、铳眼与「怀忠里」 匾额,虽于稍候补回该门额,然修补工法有待精进。

特色

  清康熙、乾隆年间,原籍广东的客家移民陆续进入屏东一带垦殖。为防御外人来袭,常在村庄外围设隘门或栅门,作为守护防卫的屏障。新北势庄四座栅门中现仅有的束栅门,建于干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6年)。栅门左右为承重砖墙,上以密檐式砌法收头,内侧并有当年安置门扇的准孔遗迹。墙脚安放的石器,是早期榨糖的辗压工贝,目前移作墙基护墩之用。右前方民宅侧墙上,留有光绪廿年(公元1894年)重修栅门的石碑,是一个重要的文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