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古称“竹堑城”。清康熙年间大量泉州移民来此垦殖;1723年(清雍正元年)在此设淡水厅;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在街道四击环植刺竹作为城垣,并设城门四座,始名“竹堑城”;1807年(清嘉庆十一年),又在竹围外增筑土垣;1827年(清道光七年)改以砖石筑城,建有四座城门,分别是:东门“迎曦”、西门“挹爽”、南门“歌董”、北门“拱辰”;1875年(清光绪元年)正式设县,定名为“新竹”。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城门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迎曦门”独立市区中心。该城门分两层,上面的“迎曦”二字依然清晰可见,刚劲有力,向人们展示着竹堑城的开拓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