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明代壁画

  丽江壁画,是滇西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姿,吸引着中外艺术家和游客。

  丽江壁画以白沙大宝积宫为中心,包括琉璃殿、大定阁、福国寺的护法堂,束河的大觉宫和大研镇的吸依堂等处残存的壁画。早年,寒潭寺、万德宫、木氏故宅、雪崧寺等处也有,但无人护惜,早已记毁麋湮灭。近年限依堂、护法堂的画,也相继毁坏,其余尚基本完好。1957年有关部门曾经组织美术工作者到丽江从事壁画的临摹工作,共得临本130余件,向全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受到好评。1983年4月,又与其他民族的壁画、崖画一起,在首都北京展出,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这些寺庙殿堂内的壁画,题材是宗教人物和传说。内地的殿堂壁画,多为一种宗教的内容,而这里的壁画,在一个殿堂里,甚至在一幅壁画里,常有佛教、道教、喇嘛教三种神像并存的现象。这多种宗教揉合的壁画,与丽江所处的特殊地位分不开。丽江位于滇藏要冲,同时受汉、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杂居,群众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其中尤以佛、道、喇嘛三教为盛。面对这一现实,统治者只好“兼容并包”,企图通过涂抹佛、道、喇嘛三教的威严,宣扬三教“法力无边”,来安抚、麻痹群众,使其安于受奴役受剥削的地位,以巩固统治;但参加绘制的工匠们,生活在严酷的封建社会中,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血肉联系,通过宗教题材的折光,或隐或显地透露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工匠们的美学理想。

  在壁画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大宝积宫,北壁,有一幅“观音普门品图”(203×446厘米):正中画观音,执法器,坐莲座上;西侧画人,人遇水、火、盗、虎等场面。画中有三个旅行的人,各带包裹雨伞,一遇虎,另一遇盗;左侧画一犯人,赤膊带枷跪地,一差役揪住他的头发,另一差役举剑欲砍,旁有二吏,指点交谈,似主谋者;右侧画一人遇火;这些遇难者,于危急时口念观世音,就逢凶化吉,虎盗不敢伤人,差人屠剑自断,火堆变成浅水荷塘。右侧下部有一班百姓,向着正中观音或跪或立,顶礼膜拜。观音莲座上有藏文题记。画虽是明显的宗教宣传,但从图中的官吏、差役、旅人和百姓身上,使人看到明代边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影。画的上部,有小观音八尊,亦各具神态,右上第三尊观音,倚手沉思,神态特妙。这些场面以山石云烟隔开,将它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大画面里,布局匀称,错落有致。在西壁上的<莲花生祖师图>,正中画的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祖师莲华生。在壁画中,他头戴七宝冠,合掌坐于莲座上,黑衣,头微倾。座下立二小天女,神态优美,四周画百工之神,或坐,—或立,或舞,或骑马、淘米、坐船、打猎、木作、纺织、捕鱼、打铁、砍柴等等,是一幅内容丰富的边疆社会生活画卷。

  这些壁画在构图、布局、线条、色彩的运用上,有较高的水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