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古柏植于秀山涌金寺大院内,距今已历千年,是秀山"三绝"之一。树高20余米,干围3米余,如一苍龙盘恒凌空。老干虬枝,虽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仍黛色如初。赏之,使人顿生钦佩之感。清初通海书法家、诗人阚祯兆的七言诗《秀山古柏行》从诸多侧面赞誉了她。
秀山上,树龄在数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甚多,在这里可追溯到原始森林的痕迹。松、柏、香杉、杜鹃等古树比比皆是,有的龙腾凤舞,气宇轩昂;有的苍劲挺拔,碧翠妍秀;有的相依相偎,千姿百态。把整座秀山装扮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九六二年朱德同志视察通海时,曾留?quot;秀山雄城后,林茂似玉壶"的赞美诗句。人们对古树的神话传说也很多,如"海月楼"后的"树包柱",其树为杉树,高约30余米,树围4米余,从树的北面可看到主干内包有一柱,柱上明显地可以看到因建筑而雕凿的榫口,甚是奇观。相传:"当年建涌金寺时,神师鲁班率众弟子下凡相助,遣一弟子搬运柱子,此弟子偷懒,将柱子抬至这株杉树旁靠下鼾睡了一觉,醒来时不见柱子,后来鲁班用柱时发现少了一根,追问所有弟子,其弟子只得实言以告并领鲁班到杉树下察看,方发现此柱已被杉树包裹,无法搬动。鲁班为使后人知道他相助建造涌金寺一事,就将此柱留于树内,至今仍明显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