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禅寺向着沟川西北前行,距南禅寺十三里处,就是座落在阳白乡善文村的延庆寺了。该寺卧居盆地,佛殿分外醒目。现存大殿宽三间,六架椽,歇山顶,总面宽约十三米,平面略近正方形。从建筑形制上看,它的耍头、补间斜拱、驼峰的处理均与佛光寺文殊殿相似;通长两椽的大托脚木和饿下昂形状的耍头又与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的手法酷肖。据此,专家们认为,如果断定它是金代建筑是不回相差过远的。金末到明初曾经有过力求在结构上精减的阶段,最习见的是用减柱、移柱的方法解省柱、梁。延庆寺大殿根本没有内柱,自然不能在减,但是,我们古代的匠师仍会运用他们的智慧,巧妙地接生下一条四椽,创造了一种新的结构方法。大殿正面间和补间的铺作,并用四十五度斜拱,柱头用阑额及普拍枋。柱头铺作后尾三叠华拱,上承六椽。在六椽对着地二排椽和第三排椽的衔接处,置方木承托,这样,省下了四椽。从平梁下至六椽背外端,用了一根通长两椽的托脚木来固定。这种节省四椽的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结构形式。 寺外有一石幢,高约七米,分为四层,造型别致,结构紧密,上刻尊胜陀罗尼经,末行刊“景佑二年岁次乙亥拾月辛亥朔十五日……时建”字样,是为北宋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