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这是古人描绘的中国渔港古城石浦,它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区南翼,我国中部沿海,依山面港,陆地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岛礁176个,面积21.8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余万人,是国家一级渔港、二类口岸,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在无比深厚的渔文化沃土上,孕育了海防文化、海商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海鲜文化等一批特色地方文化。人文荟萃,历史悠长。
石浦渔港古城遵循“恢复历史风貌,做到整旧如旧”,对历史遗产和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提炼原有的价值特色和文化内涵,并在规划建设中予以继承和发扬,不拘泥于外在历史面貌的恢复上,更注重了各类文史遗存内涵的丰富与创新。城内的一墙一门,一街一巷,一铺一廊,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渔商气息,而依史重新修建的港城沧桑、耕海牧渔、江心寺、关帝庙、源生钱庄等12个特色场馆,简约而不简单,典雅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张扬,跳动着生命的音律。
目前,石浦保留完整的有4条总长1670米的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组成了古朴的石浦老街。
古城街巷交错,屋檐错落有致,五座饱经沧桑的月洞门式的封火墙有序排列,是历史的见证,岁月的诉说。这里有蔡楚生、王人美、聂耳一行30多人拍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国际得奖片《渔光曲》时下榻的“金山旅馆”;这里有600余年的古城墙;这里有抗倭明官兵留下的“摩崖石刻”;这里更有激情、嘹亮又趣味无穷的渔家民俗文化……
深邃的渔文化底蕴、可歌可泣的海防文化遗存、红极一时的渔商文化根茎,是先民留给石浦的宝贵财富,三种文化在这里被赋予崭新的旅游文化价值。不拘泥于历史,也不拘泥于石浦,这是渔港古城的美丽所在。各具特色的14个景点分布在古城主要街道,都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宏章绸庄:下层以展示昔日绸庄繁荣为主,通过海运码头卸货宏大场面,用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海上丝绸贸易在石浦的兴旺;上层别出心裁地用绸缎制作600余种,1000多个"中国扣"。蝴蝶传情、花好月圆、荣华富贵,一颗颗形象逼真的中国盘扣,仿佛看到了女孩子柔情不断似春水的心灵。
源生钱庄:下层为古时钱庄布置,由帐户、营业房、库房等组成,真实反映昔日钱庄营运场面,展示主题为"钱眼里的趣话",通过造型漫画、文字等手法,幽默风趣地反映钱文化,给游人以轻松、回味、心灵相通的感受。
栽兴烟庄,功能布置为昔日吸食鸦片场所:下层展示烟具和贫民烟馆;上层展示旧时象片(罂粟)收割场景和雅致烟馆,从一个侧面反映吸食鸦片带来的恶果。整个馆的主题定位为“美丽的鲜花、死亡的陷阱”,警示人们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侍郎府,原为明代五朝重臣、刑部侍郎俞士吉的故居,除了展示俞士吉一生为官的主要功绩,还通过完整的明清朝服补子(胸前绣品)陈列,让游人对古代官品制度有一个感性了解。
石浦人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在祖籍石浦的“亚洲飞人”柯受良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为纪念柯受良不平凡的一生而建的飞人馆里,插着国旗的赛车曾飞过长城、飞过黄河、飞过布达拉宫,现在静静而卧。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缅怀逝去的英杰,激动感慨之余,你的心中一定会油然而生一股精神力量。
大皆春药店是后来在老宅基础上依原样恢复的,其中许多实物仍是原来用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老传统的中药铺,仿佛使你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撮药看病的情景。杀鹿制药活灵活现,旧社会男女授受不清的陈规陋习,充分体现在"吊篮膏药"之中,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大宅门"药文化。
“耕海牧渔馆”展示的是渔民劳作文化,用实景反映捕鱼捉蟹的技巧,颇有趣味性,展示千百年前的鱼骨和现代的捕捞及养殖、海螺等景象,是众多作业中最具特色的景点。另外还有渔民信奉的寺庙、当铺以及展示现代象山工艺品的艺苑等都别具一格,使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石浦渔港古城将凭借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摩崖石刻、翠岛奇礁,得天独厚的海防文化、海商文化、渔文化、名人文化,敞开海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