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浮桥的结构形式有两种:①传统形式。在船或浮箱上架梁,梁上铺桥面。②舟、梁结合形式。舟(箱)体、梁、桥面板结合成一体,船只首尾相连成纵列式,或舟(箱)体紧密排列成带式。上、下游设置缆索锚碇,以保持桥轴线的稳定。桥两端设栈桥或跳板,以与岸边接通。为适应水位涨落,两岸还应设置升降栈桥或升降码头。
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它是用船渡河的一个发展,又是向建造固定式桥梁的一个过渡,成为介于船和桥之间的一种渡河工具。
浮桥可用于人行、公路、铁路。其构造并不复杂,架拆也方便,但维修费用高。平时可用以应急救灾或作为临时性交通设施,战时可用以保障军队迅速通过江河军用的制式舟桥,为增加其机动性,常用轻金属制成自行式的。
【历史】
我国建造浮桥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8世纪《诗经·大雅·大明》中曾记述周朝周文王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离今天已有三千年了,是建造浮桥最早的记录。它比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记,波斯王大流士侵希腊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所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浮桥还早五百多年。据后人考证,当时浮桥是稀贵之物,周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一人才能使用,用毕就要立即撤除。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只准“天子”上浮桥的规矩也崩坏了。
到汉唐时期,我国浮桥的运用日益普遍。千百年中,建过的浮桥难以统计。许多地区在建造永久性桥梁以前,总要先造浮桥,以便摸索并了解水情,然后再寻求合适的永久性桥型,前述洛阳桥是一例。据粗略统计,仅在长江和黄河上就曾架设过近二十座大型浮桥,其中大部分属军用浮桥。
公元前541年的春秋时期,秦景公的母弟后子针因自己所储财物过多,恐怕被秦景公夺财杀害,在今天山西省临晋附近的黄河上架起浮桥,带了“车重千乘”的财富由今陕西逃往晋国,这可算是第一座黄河大桥。
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在与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作战中,公孙述曾在现今的湖北宜都县荆门和宜昌县虎牙之间,利用险要的地势,架起一座浮桥,即江关浮桥,以断绝汉光武帝的水路交通。以后被汉光武帝的水师利用风势纵火烧毁。
隋大业元年(605年)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唐太宗李世民作过一首诗,其中四句是“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用来描绘他乘坐御车渡越浮桥时,船头上善于搏击风浪的鹢鸟图形和缆索上的朵朵锦花,在江河波涛上摇曳动荡的景象。
【浮力应用】
浮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浮力的伟大奇迹。在以后的年代,发展到不仅可以在小河上架起浮桥,而且像黄河这样的大河上也架起了浮桥。相传在11世纪初,在蒲州附近潼关以北的黄河上曾架起一座很大的浮桥,浮桥的缆绳用8只铁牛系住,这些铁牛立于两岸,每只铁牛重数万斤。后来由于洪水泛滥,浮桥被冲垮,铁牛也沉入河中。如何把铁牛打捞起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比较困难的。和尚怀丙用两只装满了泥土的大船,派人潜入水中,用铁索把铁牛和大船系在一起,然后再把船中的泥土除去,利用大船所受的浮力,把铁牛拉起来。
【军用浮桥】
浮桥的架设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常被用于军事,亦称战桥。974年宋太祖时,在长江中下游架设的第2座浮桥(相传在安徽当涂县采石矶),就是为宋兵讨灭南唐,统一全国,向江南进军开辟的水上通道。元始祖时,为统一西南地区,遣军入川,在白马河、合江、培江、清江(均长江上游支流)等激流上,架设过20余座军用浮桥。有些写史的人认为这些浮桥为忽必烈统一西南立下了大功。
军用浮桥的架设,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为了通过军队、辎重。有时亦用来阻隔对方水军的行动,浮桥上驻守有军队,利用浮桥和对方水军作战。这时,浮桥就成了一道水上战壕。
我国历史上浮桥架设规模最大,并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要算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武汉战役中所架设的一组浮桥。
【赣州古浮桥】
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联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赣州市三面环水,江面宽阔。在宋代就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东河浮桥就成了现今赣州市的“国宝”级文物。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每当踏上浮桥,不仅强烈地感受到古朴的历史,感受到古老的赣州人民勤劳智慧、追求科学创造、崇尚发明创新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在桥上欣赏到河边的洗衣女,钓鱼翁的英姿,城里人、乡下人进进出出,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这座800多年的浮桥,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战火硝烟。新桥变旧、旧桥换新、修修补补、历尽沧桑,似一位不屈不绕的老人,昂首屹立在章江边,并与市内的古朴逶迤的古城墙、壮观秀美的八境台、雄伟沉重的涌金门一道伴随着赣江的涛声,造福赣州人民,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成为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让人引以自豪的浮桥。她不愧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见证、历史的缩影,更是古代勤劳的赣州人民智慧的象征。愿它能继续传承古今、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