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清朝之前的沈阳 (qīngcháozhīqiándeshěnyáng)

  当人们徜徉于沈城街头的时候,或许会萌发奇想:这所都市,在遥远的古代是什么么模样呢?《盛京城阙图》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引人入胜的答案。 珍藏于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的《盛京城阙图》;是现存最早的沈城形象资料·此图呈正方形,长与宽均为1.3米,是描绘于绢本之上的彩图。图内的重要建筑还注有满汉文字,标明名称。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明琦经详细考证后认定,这幅城阙图展现的是17世纪下半叶的沈城建筑景观。根据对此图内容逐项研究的成果,他终于解开300多年以前的沈城面貌之谜--全城被青砖筑成的高墙所围绕,是座壁垒森严的正方形军事围城。

  追溯沈城的发展史,由土城墙变为砖城墙,始于明代。而壁阙图所反映的内容是清代增拓沈城之后形成的面貌:犹如锯齿状的四面城墙已被增高加厚,将全城围得严严实实,可谓固若金汤,是座典型的正方形军事围城。正如史籍《增修盛京通志》所载:城墙"内外砖石,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周围九里三百三十一步"。由此可见,当时的沈城可谓弹丸之地。即使绕城墙走1圈,也不过5公里。

  纵观全图,沈阳城内的大街呈"井"字状格局,将全城形形色色的楼阁庭院分割成若干"田"字状的群落。其中最能显示磅礴气势的建筑群,非盛京宫殿莫属。这是现存沈阳故宫的早期建筑,坐落在井字大街的中心位置,分为东西两路建筑群体。图中皇后居住的清宁宫是在正中间开门,与沈阳故宫现存清宁宫在东次间开门的格局迥然不同,毫无疑问,今人所见的清宁宫已经过改建。而且,故宫现存的众多建筑在图内无影无踪,诸如:西路的戏台、嘉荫堂、文溯阁、梧桐院,中路的迪光殿、保极宫、继恩斋、崇谟阁、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据考证,此图是清朝迁都北京不过30年的景象,与现存沈阳故宫相比,更接近于昔日当作皇宫时的真面目。
  
  清朝皇亲国戚们居住的王府,几乎布满城内的各个角落,共达11处之多。这些王府的建筑大同小异,以二进院落居多:即步人府门是数间正殿和东西配殿,穿过殿堂后第二个院落又是若干寝房。清大祖努尔啥赤的子孙们,便在如此环境中生活。清初的6部3院等衙门,以及寺庙之类,在图内也有展示。此外,并字大街的两侧整齐排列着众多构造简洁的房舍,但均无文字标记,不知是何用途。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图内标有"太祖居住之宫"那么,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居住地又位于何方--努尔哈赤的住所在沈城何处?历来推测是沈阳故宫,唯有此图揭开谜底。

  在沈城居住只有短暂18个月便告别人世的努尔哈赤,自辽阳迁都沈城后于何处居住?历来真相不明,既不见清朝官方文献有确切记载,又少闻于野史传说,颇有几分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据史籍《奉天通志推测,是住在沈阳故宫,其理由是?quot;必沈阳宫殿先已修筑,始议迁都。"如此猜想之说至今仍相袭沿用,故将皇太极所建的沈阳故宫早期建筑说成是努尔哈赤所建。在此阙图里首次一清二楚地标明)"清太祖居住之宫"并非位于沈阳故宫之中,而是坐落于沈城最北端,背靠北面城墙的"九门"而面南。

  努尔哈赤居住的宫室具有何等奥妙?此图有逼真的描绘:宫门两恻各有厢房,面对近内的通天街。迈人宫门后,迎面可见耸立于高台之上的川堂。沿高台拾阶而上,走过川堂之门,便置身于二进院落。这里的正面是3间宽敞高大的殿堂,正殿之前的东西两厢各有3间配殿。其建筑风格与沈阳故宫相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为围廊式建筑,屋顶铺有黄色的琉璃瓦镶绿边,气势非凡。

  但是,努尔哈赤为何偏偏把宫室的地址选定在"九门,之前呢?这绝非是偶然的巧合,其中另有缘故--

  奇妙的"九门"仿佛是坚不可摧的城堡,可以大量屯兵,如此特殊结构的城门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谈及"九门"的来龙去脉,还须交待城门改搏的背景。早在明代修筑城墙时,沈城只辟有4座城门。时至皇太极登基后,改4门为8门,使出入城门更加方便快捷。   在这幅城阙图中,可以目睹改建城垣后的风采:每面城墙各有城门楼两座,在方形城垣的四角又各建角楼一座。城门楼与角楼的式样可谓同出一辙,均为三层围廊式建筑,类似于人们所熟悉的沈阳故宫凤凰楼模式。将士们置身于巍然矗立的城门楼和角楼之上,可放眼四面八方,观敌瞭阵。然而,令人惊诧不已的是,此图除8门之外还可见1座城门,即人们所俗称的"九门"。此门乃是明代的产物,原为当初的北门,那么清代改造城池之际为何没有废弃?观图便知,它无异于努尔哈赤宫室的配套设施、其作用非同小可。

  据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明倚介绍,与众不同?quot;九门"构造极其独特,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1958年破土施工时,曾于大北门与小北门之间发现"九门"遗址。由于遗址规模庞大,经过简单的清理后便回土封屯。可惜10年动乱间遗址未能幸免,遭受无法恢复原貌的严重破坏。据清理时所见,此门在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名谓"镇边门",其结构奇妙无比。人们司空见惯的城门只不过是条纵向通道而已,这"九门"则截然不同:若俯视其平面图,呈现两个对顶的"十"字形状,也就是说在纵向通道的两侧,各辟有两条平行的横向通道。如此,门洞内可大量屯兵,门楼上可观察敌情,易进易退,不仅便于得到城内兵力的增援,还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城堡,牢不可破,努尔哈赤之所以将宫室背?quot;九门",正是由于对此多功能的城防工事刮目相看的缘故。此门也是全图中最早的建筑之一。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