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莲庄毗邻,因清帝溥仪反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整座建筑总体设计为中西合壁园林式布局。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
藏书楼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四周清水环绕,园林中有一荷叶形的莲池,沿池是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池的左右有“浣碧”、“ 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石上有小孔,吹之如虎啸,系南浔三大奇石之一。庭院内林木森森,曲径通幽,假山、石笋、亭台、小桥点缀在荷花池周围,园林与书楼浑然一体。书楼是一座回廊式的两层建筑物,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中间有大天井。藏书楼的创始人刘承干(1882-1963),曾是晚清秀才,是刘镛的孙子。1920年至1924年建造了这座藏书楼。尔后又不惜重金,陆续增添,自称历时20年,费银30万两,得书60万卷,共16万册。其收藏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专重于宋元刊本,更着眼于明清两代:藏书中约有宋(960-1279年)、元(1206-1368年)刊本150多种,明(1368-1644年)刊本200种,清(1616-1911年)刊本5000种,钞校本2000种,其他精本1000多种。二是广收地方志1200余种。其中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刘承干不但以搜集古籍闻名,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共刻书200余种,版片3万多。刻印了不少被清廷列为禁书的古籍,如《安龙逸史》、《闲渔闲闲录》等。 鲁迅在《病后杂谈》一文说:“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 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用处的人物”。
嘉业堂藏书楼能保存至今,难能可贵1933年开始,嘉业藏书楼藏书陆续出售,至1951年11刘承干将嘉业藏书楼捐献与浙江图书馆时,尚余藏书11万册,宋元刊本已荡然无存。1949年,大军南下时,周恩来总理曾指示部队保护好藏书楼。
1981年嘉业藏书楼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浙江省政府拨款20万元整修。现为浙江图书馆古籍书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