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老北京的丧仪全过程 (lǎoběijīngdesàngyíquánguòchéng)

  灵堂设置和祭奠 人死后的停丧日期因家境不同而有长有短。除"四天接三五天埋"和极贫之家不计时日外,有七天、九天、十一天、十三天和三七、五七、七七(四十九天)种种日期,都是三日接三,出殡前一天伴宿,其中念多少棚经是随便的。早年人死后很少借庙宇移灵办事的,都是在本宅搭棚办事。人死的当天一方面准备棺殓,一方面就招棚铺搭棚。搭棚是平地立杆,顷刻便成楼台,和杠夫抬杠全是北京特有的技术。所搭的棚按不同季节区分质料:冬日搭"暖棚"、"布棚";夏日搭"凉棚"、"席棚",凡四面上一半玻璃的叫做"玻璃棚"。以形式分:大富之家可搭"起脊棚"、"三殿两卷?quot;、"一脊一平棚",有脊棚只能用在丧事上。中等人家都搭"平棚",上素玻璃。下等人家好的可以搭"一撒竿凉棚",次的只能支"布帐子"。丧事灵前应有"月台",并有头二三号之分。头号月台上有天井,可以由前、左、右设阶,二号稍小一点,三号设天井,只前方一阶。

  穷家没有月台,可以平地安栏杆,再穷连栏杆都可不用。有身分的人家,棺木例加红锦"落地罩",左右设幔帐,由外看不见守灵的丧家妇女。灵前扎素花灵帏,前挂白布灵帏,棺前设红锦大坐椅,椅前设灵桌,桌上设"闷灯"和五供。旗籍世家还在桌前设矮桌,上放"锡奠池",池左设"执壶"和"奠?quot;,备来宾奠酒致祭。如遇皇帝赐奠或尊长上辈致奠,即改设高茶几,以便立奠。汉人不设奠池,体统的人家设高茶几,预放香炉燃炭,备檀香,为来宾拈香致祭。次一等的即在五供内高香炉中放五炷高香或白速定,白纸黏妥,来宾举香后,仍插入炉中。月台中心设蓝布拜垫,上罩红毯,表示丧家不敢请来宾跪素垫,而由来宾自行揭去红毯以示谦逊。

  接三 人死三朝,谓之初祭。习俗以亡人三朝必在望乡台上瞻望家中,所以三朝祭祀亡人,希望亡人尚飨,所以称"接三"。因必须送焚冥器,所以又称"送三"。接三本日,大户人家门外设对锣、对鼓或单锣、单鼓的"门?quot;,另在大门设梆子(即古代的"云板"),二门设□并站立回事人员,谓之全份。另在月台旁设置"清音"一部助哀。中等人家只有门吹、清音;中等以下人家就只有门吹了。中上人家的门吹都是一早就来,谓之"早上鼓",等而下之是"午上鼓"、"晚上鼓"。

  接三之日来祭吊的客人、至亲好友应在上午,稍远一些的戚友多在下午。主人例备"炒菜面"款客。炒菜面就是炒几盘菜(以四盘为多数,也有六盘八盘的),另做打卤面条果腹。早年极富人家也不在接三之日预备全席,因人生的三面(初生时的洗三面、生日的寿面和死后的接三面)例不能少。入席时茶房必高声喊:"诸位老爷避屈啦您呐,改日造府道谢啦,请诸位大驾送三啦您呐?quot;喊得非常清脆可听,在没有一句命令式的话中,透出命令式的意思,所以茶房可谓北京一绝。当来宾到门,门吹必然打鼓,外场人多半喊一声:"响响鼓您呐!"于是男客三声鼓加吹大号,女客两声鼓加唢呐,大门梆子听见即连响四下(四下为哀音),二门的□也跟着敲四下。客到内门,回事的人在头前飞跑,高喊:"某老爷到","某太太到",门吹大锣随在客后敲响,来宾不必投刺。客至拜垫应奠酒的,即由本家奴仆执壶斟满爵内递给来客(其实壶内是凉水)。

  客人双手举过头后,以左手端爵盘,右手执爵耳,洒入奠池中少许,递还执壶的家奴,随着叩首。奠酒全在"率劲",叩首也要下深起而腰直,绝对冠冕体统。当来客下跪后,门吹响锣一声,门外吹打,月台旁清音随也吹打,清音只是吹那《哭皇天》一个曲牌子,声音细细,堂鼓冬冬,真有个凄惨味儿。清音是连续吹,大锣是每叩一头打一锣,直到叩毕起立,大锣再打一声,清音和门吹一齐停止。汉礼虽不奠酒而捻香,门吹和清音也是同样吹打。世家府第多在灵前灵后各设奠池,男客在灵前叩祭,孝家男丁在灵后左侧陪祭,女客在灵后叩祭,孝家妇女在灵后右方陪祭。满族妇女叩首礼,跪的时候不似男子腰板直立,而是坐在脚上,由女仆执壶,叩"鞑儿头",即头向右前倾,以右手指尖摩两把头右翅。

  来宾叩祭起立后,即向孝家跪首位的见礼,来宾作揖或请安,丧家叩首(陪祭诸人同叩首),来客交"折祭"封套,少慰问几句退出。接三之日,来客除应交赠代替楮箔的折祭外,还有送礼的,除近年才有的花圈花篮以外,以礼幛为大宗,挽联也不及近日的多。至亲还有送"灵人"、"松枝鹤鹿"、"松狮"、"松亭"的。满蒙八旗世家多以送"饽饽桌子"为最隆重。所谓饽饽就是满汉饽饽铺所定制的"七星饼"。七星饼色白,上有小孔,只七成熟(但丧家事后赠送亲友,烤焦味美异常),放在买来的矮桌子上,五个一层,每层几十份,上架红油木板,共架七层九层不等,最上层放假花花盆、面鲜等物。饽饽桌子赠送既多,排列也要以关系远近来区分。

  接三以前例不供饭,在接三供早饭以前,必须先"开烟火",由亡人亲女出资置备"什锦盒子"一个,经三行吹打后,上供,叩首,举哀,谓之开烟火,就是《礼记》所谓"饭生苴熟"的"苴熟"。开烟火后,亡人方能享受肴馔,于是开始供饭,来宾的开席用饭,必须在开烟火以后。

  在用晚餐前后,蒸锅铺送来"斛食"供于灵前。斛食是用木制的一座方塔形状,高三五级,底层正面画刻成抠钉兽环的门样,每级围绕插着"江米人",最上级立一旗竿,竿前置多层荷叶蒸饼。送三之际,江米人为亲友分有,名为"抢江米人",荷叶饼留作晚间"放焰口"施食的"法食"。同时经绸局搭经座,大族人多用"托子" "莲花座",中等人家用"鬼脸座"。有托子的,多半伴宿有经。"鬼脸座"系用油桌砌成,上搭经绸,这种经座多半没有伴宿或伴宿没经。贫家就没有经座,而用"地摊"了。

  冥衣铺在此时进烧活--冥器。

  接三烧活,按规矩只应有车马一份、杠箱四只,稍富人家可以添糊跟班顶马,多加几只杠箱。车用活轱辘车,马用菊花青骡子就足够了。以先没有在接三多糊冥器的,近年就随便摆阔了。如系妇人因产病死的,多添糊一只黄羊,也有在牛前加糊一个纸盆的,表示令牛代喝妇人所费秽水。及至和尚?quot;仆辈"进鼓,陈设法器,悬挂大士三化身圣像,就离送三不远了。在晚席吃完,或因时间已晚,末巡席未完时,如丧家不再候等至戚,和尚即上座,一面喊"拿烧活",一面请来宾点香,每人一股官吊香。因时已黄昏,借此照路,以代火把。近年多用纸灯笼,以前只大族能用。和尚在座上吹三通,打三通,念三通,即为完毕。下座,换袈裟,执法器,等来宾已出门外,丧家跪满灵前,一声"师父点鼓",登时"气死风灯"前引,鼓手吹起大号,来宾分两行随行。丧家也在点鼓时大声呼叫号哭,和尚在丧家后面两行跟随吹打?quot;放正"僧人执手鼓或龙头香殿后。有番(喇嘛)、道、尼送三的都在丧家前面,和尚永远是在丧家后边。丧家妇女和女客不送三,只送到门跪哭一番。送三到焚化烧活地点,丧家跪好即举火焚烧冥器,不回去的来宾至丧家前告辞,或揖或安,丧家皆还以一叩首。烧活焚完,来宾走净,鼓乐声停,丧主回家。进门后仍跪在灵前一哭,妇女同哭。哭止,丧家用饭,就静候放焰口了。

  接三焰口 北京丧事,最重接三,所以除极赤贫人家以外,小的也要来个"光头三",大的用"音乐焰口"、"传灯焰口"、"对台焰口"等,可说无尽无休。   和尚念经放焰口,有"官经"和"音乐经"之别。官经法器没有笙管笛,只手锣手鼓,并不热闹,近年几乎都成音乐经了。焰口是瑜珈宗召魂施甘露法食的仪式,本有赈济鬼魂的意思。传灯焰口是由经座前拴到灵前两道老弦,上系小布人,布人手执灯盏。由座前系一道弦,布人将灯送往灵前,由丧家跪接,经亲丁传递绕棺,由另一道弦将布人扯回,循环不已,名为为亡人免罪。送三后,天交初鼓,和尚遛斋兴阑,陆续回棚,由正座和尚作"疏头",写丧家族人姓名、年岁,作为召请亡人灵魂时诵念之用。仆辈将法器预备齐全,正座前放龙头香、铃杵、净水、斛食、疏头,其余和尚前放置乐器,静候上座。   焰口内容很有趣味,我在幼年时曾学习过,写出以供读者参考。焰口是由慢敲法鼓开始,正座用高亮的声音念道:"道场成就,赈济将成,斋主虔诚,上香设拜,坛下海众,举扬圣号",于是"驳文"和尚接唱:"杨枝净水遍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饿鬼免针咽,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

  下面由正座诵佛号,驳文接唱诗句四次,正座再连诵四声佛号,众僧接念:"护法藏菩萨摩诃萨",下接驳文念五言四句白,正座念七言四句白,于是奏乐。

  乐毕少停,开始焰口施食仪文。正座驳文互念佛号、诗句多首,众僧合诵准提咒三遍。正座加持五福冠,手掐五方结界佛印(佛印即掐诀)诵佛号,众和真言。如"南方宝生佛",佛印为中指向上,正座念:"南方世界宝生佛,"众和"□嘛呢□"。正座再念:"其身赤色",众和"□哑□",正座再念:"放光明",众和"□□□嘛呢□"。其余东、西、北三方除了佛印不同,其余佛号等大致相同。再往下则有咒,有佛经记事,有说明,是念、白、和三者相间进行。如"盖闻昔日如来正教方兴……"是佛经记事,如"盖闻瑜珈显密之座,六度齐修……"是说明,"十二因缘咒"是咒,内容包括太多,佛印的种类也不少,结坛、奉食、破地狱、遣魔、施食、召请……都有佛印、佛咒,还有默念的佛咒。到结破地狱佛印(两食指相对)以后,便是"奉请",奉请的都是神佛鬼王,计有:"地藏王"、"引魂王"、"三界有名上圣"、"十殿阎王",共诵念四次,并间以奏乐。乐毕,正座摇动铃杵,开始召请,念:"以此振铃申召请,孤魂闻召远来临,仗承三宝力加持,此夜今时临法食。"   念毕,再合诵召请总纲三段,至"户□步"咒为止,正座提高调门念:"孤魂闻召远来临。"下面就是"二十召请"了。二十召请是:①历代帝王后妃,②卿相官僚,③武将,④文人,⑤僧人,⑥道士,⑦商贾,⑧军士,⑨农夫,⑩渔翁,^11妓女,^12乞丐,^13本家亡人(由①至^12都不念人名,^13要念出亡人名字来),^14至^16再申召请亡人,^17亡人家已故先祖,^18得道高僧名道,^19一切枉死鬼,^20一切孤魂。召请开始时请丧家脆灵,至召请完叩头起立。   召请文字很工整优美,都是先叙生前美事,只落身亡凄惨,如召请武将时念到:"一心召请:筑坛拜将,秉节武臣,碧纱幢拥万甲之兵,金斗印镇三边之地。坐帷幄,卧帷幄,声振诸侯;出边疆,入边疆,威扬四海。呜呼!岂不闻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如是古往今来,武臣将帅,一类神魂等众,唯愿承三宝力、仗秘密言,此夜今时,来受无者遮、甘露法食!"

  念到末句,以左手紧摇铃杵,右手往座下抛斛食。对奉请的称"奉食",对召请的称"施食"。对二十召请施食完毕即念《骷髅真言》,即北京俗说的《叹骷髅》,表示独行野外看见骷髅骨而生的感叹。先振铃诵佛号,即唱:"昨日荒郊去玩游,忽睹一个大的骷髅,荆棘丛中草没丘,冷飕飕,风吹荷叶倒愁,骷髅,骷髅……"

  《骷髅真言》共一百六十三个字,唱完诵咒,诵佛号。以下吹打奏乐毕,合念《金刚上师诫谕》,约一千四百字。一夜焰口只这一段像佛事念经,其实也不过是勉人为善的话,并不是真正佛经上的文字。诫谕念完,合唱《挂金索》,共二十段,把各种孤魂分类呼叫,既不够奉,又不够召,所以用《挂金索》来叫,和《叹骷髅》都是焰口中最好听的。如:"子弟郎君不顾家活计,歌馆楼台逢场而作戏,暮宿花街,朝穿柳巷里,游荡孤魂来受甘露味!"

  《挂金索》是打着铙钹唱,很有意思。最后结三界佛印和咒,再念《尊胜真言》,结遣鬼佛印和咒,以"回向惕"七言六句作结,念"一切菩萨摩诃萨,皈依三宝,上来设瑜珈焰口,平等甘露法食,功德圆满,无限良因,普沾沙界,和南圣众"毕,下座喝"柳叶汤"完事。

  接三焰口正进行当中,丧家另加外赏给和尚,名?quot;衬钱",交给和尚的"仆辈",意在要和尚多卖力气。如系老丧,可以在奏乐中间吹奏各种小曲,如《二十四糊涂》、《小放牛》、《百花名》、《饽饽歌》、《锔大缸》、《探亲家》……但丧主本家不可点曲。也有在焰口完了时,随点随吹直到天明的,须由点曲戳活人另给赏钱。

  大凡焰口时间,城内时间短,由下午九时上座至后夜一二时下座;城外时间长,可以到五更天。凡焰口承应吹曲的都是"口子和尚",大长处僧人不应吹曲,口子和尚是由经绸局或小庙寺应下佛事来,外找跑海和尚,所以口子和尚放正很少穿黄袍,因为只有大庙的方丈才能穿黄袍。番僧喇嘛也是如此,雍和宫的番僧念经便不带音乐。   乡间在焰口下座后或伴宿日另加"跑方破狱"。如富族有官职够得点主的人家,还有"搭桥寻取香水"。离北京三十里以外(只东南二方)中等以下人家,多不延请僧道作佛事,不但伴宿没经,连接三焰口也没有,只用鼓手送三。跑方破狱的仪式有两种:在近郊是用方桌多张摆成正方形,和尚围着桌子站立,随打法器随即轮流沿方桌跑,谓之"跑方"。每名僧人身前的地上放置一块整瓦,瓦上用粉笔画道,由正座用九环禅杖将瓦挨次戳碎,谓之"破狱",即用目莲救母破地狱的故事。远郊跑方不用方桌,只站成圆圈,也是轮流着跑,跑的方式是由绕着的僧人做跳花架样子。跑方有由和尚跑、丧家追的,但不用孝子追。寻香取水,系用方桌三张(下面两张,上面一张),用两辆大车,车把向上从桌子两端交叉起来,成一桥形,由丧家披麻捧疏前行,正座率领众僧执法器随从过桥,表示冥中故事。   伴宿 伴宿,北京俗名"坐夜",意思是次日就要出殡,只此一日夜的厮守便要终古不能相见,所以家人要伴守一夜的,北京把伴宿看成丧事的正日,只有酬酢之心,没有哀切之意。

  停丧日期长的富室巨门,伴宿前多半还念经,如只第七天念一天经,名"首七经",有的由首七直至伴宿每天有经。念经以三天为一棚经。大富人家,每天僧、道、番、尼对台唪经。次一等的,用僧道番对台,或只僧番、僧道对台。但大部是一天僧、一天道、一天番,相间来念,或全用僧人禅经。平日三打四打或轮流念经的,到伴宿日就僧道番尼四打送圣,或僧道番三打送圣。近几年又时?quot;居士经",所以又有五打送圣的。由经绸局搭"经座",僧道番尼全用的,可以搭三面经托子,僧正面,道左,尼右,喇嘛在平地。也有搭两面或一面托子的,也有不搭经托子平地摆经座唪经的。无论几打送圣都要僧人为基本,没有单用道尼番的。伴宿之日有经的,由经绸局仆辈于是日凌晨在丧棚中悬?quot;筒儿幡",即所谓"幡幢",数量是八面、六面、四面不等。棚匠搭棚时已预先在棚顶安有滑车拉绳,很快就能挂上。僧众凌晨入座,唪念经咒以后,即披袈裟执法器绕棺转咒,丧家跪在灵前。和尚转咒毕分两行站立月台上,正座站丧家身后。念经咒打法器毕,丧家请起,和尚脱袈裟用斋(僧道是大长处的用素,小庙口子上的用荤,喇嘛全用荤,尼僧全用素,五圣庵的尼僧尚须回庙用斋,戒律很严格)。

  伴宿之日,门前门吹鼓手很早就到,要的是"早上鼓",其余大门梆子、二门□、月台旁清音、门前的丹□扯幡以及来宾入吊的仪式,完全和接三相同,只是不举哀,丧家供饭也不再举哀。早晚开席皆由丧家行一叩头礼谢席,来宾起立示敬。男席由孝男谢席,女席由孝妇谢席。凡有戚友馈?quot;祭席"的都是预先送到,送主一到即行"上祭"。上祭时由茶行的茶房往供桌上摆列,并由茶房通知门吹和大锣到月台前伺候。汉礼由上祭人以箸取两箸菜放入接碟内,表示让亡人吃菜,然后行礼。旗族不让菜只行礼,当上祭人正位将下跪时,大锣一响,门吹清音齐奏与来宾吊祭行礼时相同。礼毕,由上祭人外赏"三行钱",即厨行、茶行、门吹。

  伴宿这天来客所交的份金(俗称"出份子钱"),因是正式"赙仪",所以要写"奠敬"二字。北京的规矩,婚丧红白事都有正式份金及外送。份金数目都少,不可许意增加,多加为"撅人"。至于外送数量不限,根据个人能力和亲疏,以前真有份金两吊,外送十两的。正式份金,丧事名"奠敬",婚嫁名"喜敬"。外送,丧事叫"折祭",结婚叫"拜敬",即给新人的拜见礼;嫁女叫"奁敬',即给新嫁娘的添箱。

  正午稍过,僧道等遛斋完毕陆续回棚,先由正座写疏头,僧尼皆写"疏头",道士写"融词",番僧则作"巴拉面"(用油和白莜面做一小塔形,再做一酒盅形,内贮麻油灯花)。写作已毕,即入座唪经。按老规矩应念全部法华经,后来多念金刚经甚至还有删节。念至一节时,下座披袈裟转咒后,由丧家随僧众捧疏出街门外,跪地焚疏,然后入棚仍跪灵前,僧众再念经咒(心经、大悲咒、往生咒之类)一遍,入座稍息,再行送疏。共送疏三次,仪式完全相同,只每次更换不同颜色的袈裟。袈裟有每次一色的,有一次用集锦式每人不同颜色的。第一次送疏后,即要由僧?quot;封库",经过是:伴宿的烧活以一楼二库四杠箱为主,再加为金山、银山、尺头桌子、丫鬟仆妇灵人,也有糊桌椅古玩、汽车马车人力车的,也有糊整所房子的,近年更有糊什么麻将牌、鸦片烟具的。楼库杠箱陈列门前时,完全不加封条,由僧人念完经咒,往楼库洒少许白米,往杠箱和库内装些纸钱金银纸锞,然后?quot;秉教沙门"的十字封条,另附押解护照文书。护照的内容为刻板文章:"为饬遵事:兹派张千李万押解楼库三座、金银四箱,送至某城外某地呈交某某某(亡者姓名)查收,仰城关地方神鬼,验文放行,勿得借故留难,致干未便,此饬!某年某月某日"。唯其是刻板文章,所以永远写张千李万金银多少箱库,以外杂物一概不写。

  伴宿到后半日,客人差不多都来齐了,门吹闲着没事,如又系老丧便由大鼓、唢呐、疙疸锣吹打《拿天鹅》。 由唢呐吹出天鹅鸣声戛唳,直入云霄,三起三落,以至被拿,非常雅致可听。近十五年来,北京城内出了一种怯音乐,以铙钹大鼓唢呐笙笛合奏,吹打出各种歌曲甚至淫词浪曲,有时也打出文武场面来。这种怯音乐只中等以下人家雇用,多半不送库,一直吹到黄昏,天越快黑了打的越有劲,不管老丧小口,卖的是那?quot;率"劲,有时真令人心焦。

  有经有库的,在来宾用完晚席或按预定时间(多在下午五时后) 送库。送库由鼓手前引,随后是来宾,有尼道番的在丧家前头走,尼道番各队中间夹有来宾。凡穿孝服的来宾皆离丧家最近。丧家第一人捧疏,如有番僧则第一人捧巴拉面,点着灯花,第二人捧疏。送库时丧家不哭,丧家后面才是和尚。烧活已有人拿到焚化地点,烧活中的汽车马车人力车等如是活车轮的,由人扶着在鼓手后面跟着走。至于焚化楼库和来宾告辞,与送三相同。   伴宿送完库,门吹鼓手清音不走,天将黄昏,丧家已用完晚饭,于是举行"辞灵"。丧家举哀,门吹清音奏哀乐,时值夜阑人散,益发凄凉,催人泪下。到子夜前后举行"嵌棺"礼,先由孝子以新笤帚扫去棺材上的浮土,倒在亡人平日睡觉的炕席下,谓之"扫棺",再用铜钱一枚置棺前横木下,以男左女右为分,嵌棺时由丧家孝子呼"某某您惊动惊动",意思是通知亡人眼看就要金棺入土,只此一夜厮守了。辞灵、嵌棺,满汉礼皆有,只汉人家在辞灵之前还?quot;夹(读煎)罐"。由丧家预备高装磁罐一个,在伴宿夜内以秫秸箭杆夹灵前祭席菜蔬肴馔,放入罐内。先请外姓亲友夹起,以次递及家人,每人一箸,秫秸杆不许置放桌上,只在手中相递,最后放入小水饺七个,苹果一枚。末由孝子将烙成的小饼咬去周边盖于罐口,再用红布蒙好,用红绳扎固,随将秫秸箸折断掷于房上。这个装满祭食的罐,正名叫"宝瓶",俗称"噎食罐子",下葬时置于棺前。相传多年出土后,罐中食物可以治噎嗝反胃病。

  点主 点主正名"成主",大家族有家祠或自家安放神主的,要举行"点主"仪式,应在伴宿日举行。如在家停灵日期过长,也可择日成主,如三七、五七或吉日均无不可。成主的仪式是先期预备一?quot;神主匣",请文人秀士写就"内函","外函"也同时写上应有的官衔,如"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赐进士出身某府君之神主",只"主"字空着上面的一点,写成"王"字,留待点主官点主。丧主先期具柬邀请名流硕彦年高位尊的三人,分别担任鸿题官、左襄题和右襄题,也有专请翰林和鼎甲的。如犹太富商哈同死在上海,成主时请的是状元、榜眼、探花,一时传为佳话。届期孝家在附近找妥下处,或庙宇、或人家,点主官在此候等,待茶点,备轿马。点主官分别升舆,由礼宾四人、六人或八人导引,一路来到丧家。   丧家改服元青礼服趋至门前下首跪接,前引引点主官至厅房书斋小坐稍憩,待茶。此时灵前的白素诸物如月台上的五供祭器奠池等早已撤去,换成花缦帐一堂、掌扇二柄、公案桌一份,上置□、蓝、墨笔砚,香炉、蜡扦、五供等物及虎皮圈椅三张,是为文人"拥皋比"之意。在月台外左角设接手桌一张,即古人所说的"反坫"。古时家鬼依木不依墓,所以成主历史较祭墓年代要远。一切备具之后,由本宅遣使到书房,通知"已到吉时,请点主官赐福",点主官"盥手"毕,前引官引至月台上公案前,孝子旁跪一叩首,起立,由孝子赴内室将神主捧出,置于反坫接手桌上,回身向点主官一叩首,跪请升座。点主官按鸿题、襄题分别就位,执事官启神主外函,撤内函,然后将内函交至跪在地上的孝子手中,孝子捧神主高举,执事官接过,代为捧递公案上,左襄题官研□蓝墨毕,蘸□笔递与鸿题官,鸿题官双手捧笔,面向东南,接收生气,口中祝词,毕,即?quot;主"字上所空点上落笔加□,将笔递与右襄题官,置于案上。再由左襄题官蘸蓝笔递交鸿题官,依式覆蓝,最后加墨。计左襄题官研□、蓝、墨,蘸笔三次,鸿题官点三点,右襄题官接三次笔,即为完事。执事官合神主,递交孝子接置接手桌上,返向鸿题襄题官各三叩首,礼毕,由导引官引点主官回书房,孝子跪?quot;菲敬金"若干以志谢意。哈同死时,鸿题官得银元一万,襄题各得五千元,这个敬金可真不菲薄了。

  发引下葬 伴宿的次日就要发引出殡,所以伴宿之日要在棚中贴出"明日某刻(以辰刻为多)准时发引"的条子和大杠经过的路程单。发引之日的清晨,棚匠便来拆月台,撤灵幔,抽棚内横席,拢家伙座儿,院内顿呈一种凄凉景象。扫棺嵌棺完毕,鼓手进棚吹打,由孝子辞灵。送殡来宾陆续来到,依旧向棺叩首行礼,却多半没有鼓手伴奏。北京有"空口不送殡"之说,所以来宾必须早餐。除大富之家预备酒肴整席外,普通只是四冷荤下酒,喝切面铺所做?quot;柳叶汤"。在来宾喝汤的时候,杠夫在"响尺"率领下进棚给棺木"拴活绳"。

  打响尺的是杠夫头儿,小杠单尺,大杠双尺,声音清脆,足压烦嚣。北京抬杠所拴绳扣全是活扣,一扯便开,所以称活绳,但绝没有半道开扣的。届时门外安放小杠,巷外大街安放大杠,中等以下人家有只是一份杠的。杠的种类:皇杠为一百二十名杠夫,以下有六十四人大杠,四十八人大杠,三十二人大杠,二十四人、十六人、八人以至四人、二人的穿心杠等。三十二人以上大杠,出堂时都另有小杠,谓之"小请",出门口抬至大街换大杠。北京讲究换杠不露棺木,只凭棺罩衔接,在响尺蹦脆、人行声中即神速换过,显示杠夫手段,确是北京一绝。三十二人以上的大杠,都有棺罩。二十四人杠有棺罩的谓?quot;扣吉了",没棺罩的叫"大亮盘",十六人的叫"小抬着",八个人的叫"一提搂"。大杠和小请的比例数是:六十四人大杠小请是四十八或三十二,四十八人大杠小请是二十四,三十二人大杠小请是十六。

  扣吉了虽有棺罩但多半没有小请,小请也是十六人以上才有棺罩。大杠杠夫讲究"剃头穿靴",由丧家另加剃头钱。大杠杠夫有"大换拨",即四十八人杠另有四十八人跟随,轮流接替担抬。还有"小换拨",即由"四角跟夫"换一角,如四十八人杠小换拨有十二个人跟随,换一角轮抬。换下的杠夫,分在杠的四角,有?quot;拨子"的,有拉"幌旗绳"的,余下跟随。

  丧仪的"执事"(即仪仗)也有满汉之分,最少的是影伞小轿十七人,讲究的是"三半堂"、"五半堂"。三半堂是对旗、对坐伞、对扇、金瓜、钺斧、朝天镫,执、掌、权、衡金槊,外加官衔牌。五半堂由此递加。普通汉执事为旗锣伞扇、引魂轿、雪柳、闹丧鼓(即丧鼓锣鼓)、清音等件。满执事不只专为满洲人用,凡满蒙汉二十四旗皆可用。首为"坐□"(俗称门□两面)、八根曲律(小型□旗,满音曲拉,即以前八旗中参佐所用小旗)。门□曲律以旗色为别,正色黄、白、红、蓝四旗,镶色亦有四旗(黄白篮三色镶红边,红色旗子镶白边)。旗旄红缨为汉军,黑缨为满蒙,又以旗旄旁所系红布荷包、枕头、圆饼分满蒙汉。满蒙旗分,如有封爵,可在执事中加鹰、狗、骆驼和架鹰、牵狗、拉骆驼的人。全戴秋帽,穿锦袍,系带,以示不忘先民游牧之风。在杠前另?quot;小拿儿"八人以上,各执古玩、衣帽,表示侍童,并且口中呼"歪--歪--"之声助哀。

  大族世家,除在杠前后另备前拥后护执"阿虎枪"外,再有鲜松枝所制的亭、狮、鹤、鹿,以及灵人冥器和近年纸汽车、马车、人力车、开路鬼等。崇爵显宦在官衔牌外,还有"铭旌"在执事前行走。执事多的,有金棺才出门,执事已排出三四里地的。届时发引,鼓手乐队以及送殡僧众奏乐,由丧家跪视起棺,哭送门外。北京杠夫技术特高,无论棺木如何重大,在丧家监视下,不许丝毫倾侧,所以出门极难,全看响尺尺响指挥设法出门。金棺出门,安于小杠之上,撤活绳,扣罩完毕,知会丧?quot;请盆"。汉礼在杠前设"吉祥盆",为瓦质小浅盆,涂满蓝白色,下衬以蓝纸糊成书形的砖。丧家跪在盆前,一手执"引魂幡",一手摔盆,盆响举哀,哀乐齐鸣,杠夫起杠,打响尺的喊"加钱"。汉礼最重视加钱,由亡人近人赏钱给杠夫,响尺一一喊出数目。如遇"茶桌",也逐一递喊加钱,响尺高声喊?quot;四角的跟夫!本家某某人赏钱某某吊",至茶桌则喊本家老爷赏钱多少。响尺喊到"夫"字,众杠夫和一"歪"字(其实是"喂"),喊到"吊"字,和一"吊"字。加钱分"实加"、"虚加"和"扣加"。实加是喊到多少,本家即赏多少,落杠时如数算给。虚加是只喊不加,扣加是预先讲明喊的数大,实际不给那么多。不过真正有派头的人家,或路祭棚多的名门多半只肃静地走杠,不喊加钱。满礼有的没幡没盆,只奠完酒便举哀起杠。上大杠时,丧家仍跪迎杠前。世家除丧家行路要有白幔帷外,并由杠前拴两条长白布,由门生故吏亲友牵引,谓之"执绋"。汉礼是由长子打幡,次子抱灵牌,长媳抱罐,孝男步行前引,孝妇坐车后送。亡人家中媳女乘坐白围车,孙媳坐白车,上插石榴花,远族亲友妇女乘青围车,另有帐房车等。   杠前点缀品有提烧纸篮火柴前行的,遇路口即焚烧,另有"撒纸钱"的,以扔得高、散得广为拿手。北京著名的"一撮毛"(名全福),不但以撒纸钱起家,而且传授门徒。大杠行至相当路口即须"拦驾",辞谢宾朋。交情较浅的亲友,便可在此告辞,如至城门仍不回车,便须送到茔地。

  殡杠出城以后即应另换小杠,谓之"打拉儿",如本系小杠,即由高抬改为矮抬,以便于行路。杠到茔地,撤杠登坑。由看风水?quot;堪舆家"用罗盘找好山向,在坑上顺放大杠木两条,以活绳系棺,缓缓落实,抖绳完事,专等吉时掩土。找山向是杠夫最怕的,一时找不好山向,杠夫就不能上坑。等吉时并没有一定,大半是找妥山向就掩土。掩土由亡人长男撒头锹土,然后茔地上的人铁锹齐下,登时填满。丧家在痛哭以后跪请戚友中穿浮孝的脱孝,丧家的人该上头的,该背带的也陆续办完一同进城。随丧主回家的人,到大门口全要在水盆中磨一下菜刀,然后进门。也有在门前焚柴草的,取越草避外鬼的意思。无论磨刀越草,都由看家人给冰糖一块,含入口中。凡一同回到丧家的,不过"暖坟"(即"圆坟")不能走。葬后三日凌晨,由丧家一人到茔地"圆坟",用一个火烧夹木耳埋在坟头内,表示"叫墓门"的意思。

  死后三十五天,谓之"五七",由亡人的生女糊纸伞焚烧,"功服"之丧的由这天脱白孝。六十天烧船桥,金桥、银桥、法船各一只,船桥上灵人的颈项例挂火烧一枚,富家还要延僧道念经。"期服"之丧的这天脱白孝。百日为孝子脱白孝之日,应设祭焚楮锭,也有念经的。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