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马灯 (mǎdēng)

  是浙江省流传甚广的一大舞种。从平原到山区、海岛,几乎各县市有它活动的足迹,马灯形式有:“竹马”、“跑五马”、“高跷竹马”、“车马灯”、“马灯戏”、“手马灯”、“小马灯”、“马灯”等。马灯舞队有八匹、十二匹、二十四匹;也有五匹,扮赵云、关羽、刘备、张飞、穆桂英等戏曲人物;还有马灯和车子灯一起表演的叫车马灯;更有用竹扎成轿形的车子灯,演员站在车子内,下肢装上假脚,外有车夫推车。大都扮演“关公送皇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等故事。表演中夹唱民歌小调。有的马灯有马夫作翻、滚、洗马、驯马等舞蹈表演,如常山县洗马舞和昌化县昌北马灯都以马夫表演技艺而闻名。  “手马灯”是手提一盏马灯,“高跷竹马”是演员身系马灯道具,脚踩高跷,均为走阵的舞蹈。有的马灯班带有歌舞和小戏,作为开场,如金华、湖州、街州、杭州等市不少马灯班称“马灯戏”。歌舞节目有“报花名”、“拜寿”、“下南京”等几十种,小戏有“南山种麦”、“卖草屯”、“大补缸”等。马灯班的歌舞和小戏往往又与采茶班、花灯班表演的节目相通用。杭州淳安县跳竹马又称竹马小戏,在清末,发展成为“三角戏”(即生、且、丑),即后来的睦剧。马灯的道具,是用竹扎成马的前、后身(也有头尾相连的)系在演员腰上。这类马灯道具又分两种。杭州市淳安、萧山、临安县和金华市各县流传的马灯,是长头颈马灯。它的马身较短,头颈长100厘米,前身高150厘米。用一支宽竹片做颈背,具有古补、写意的特点,舞蹈时甩动马头颈,昂首奔驰。另一种是宁波地区的马灯,头颈四周均有骨架,头颈硬直,造型与比例如现实生活中的马。眼晴和身内装上电灯,马鞍、项铃装饰如古代战马。金华市有一队马灯,相传是明代传下来的,马灯造型是颈长,身短,马脸扁平,演员身穿戏曲书生巾袍,演唱昆腔曲牌,由丝弦萧笛伴奏,有些词意涩奥难解。温州瑞安县的小头马灯,头小如拳,造型奇特。浙江马灯的盛行是和习俗,民间传说关系密切。如杭州萧山县的竹马班有比颈长之俗,长者为粮食丰收的标志,连年丰收的马头颈可逐年加高。粮食欠收的村庄是不能舞竹马的。在杭州、嘉兴、宁波、金华等地区盛传南宋皇帝赵构南逃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在金华传说赵构号称宋高宗后,为纪念泥马渡江(钱塘江)扎纸马以庆祝。当地马灯中的白马,即为康王之坐骑。在嘉兴传说康王渡江下水处即在海盐县,至今民间还有以一匹白马为演出单位的马灯。在杭州淳安县传有关北宋宣和二年农民领袖方腊的坐骑疑阵救方腊的故事等。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