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中国航空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撒拉族

撒拉族

 

民族历史
    撒拉族人民自称“撒拉尔”,简称“撤拉”而得名。有人认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撤鲁尔即乌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撤鲁尔”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者”,原住唐代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取道撒马尔罕,东返中国,行至西宁附近定居。    
    撒拉族传说,其祖先尕勒莽与国王有隙,遂率其部众,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水、土和《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迁徙,辗转到达循化,见地平水好,草场广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来。后来吸收当地藏、回、汉等民族成份,逐渐形成单一民族,迄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
    元末,撒拉人首领已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达鲁花赤(长官)。明初,受任为世袭“百户”。“副千户”,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到清朝一改过去的“羁縻政策”,加强了对撒拉族人民的统治。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撒拉族人民曾多次发起反清起义,都被清朝统治者所镇压。撒拉族人民的人口发展十分缓慢。

民族概况
    撤拉族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边缘,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郸乡和甘肃省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还有少数散居在青海省西宁市及其它州县,在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县、乌鲁木齐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人口数为104503。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也很发达。

食俗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国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
    撒拉族先民于700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徙至青海循化,据史书载,那时其先民过着游牧生活。迁徙以后,虽然其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畜牧的习惯至今未变。现在不少撒拉族人家都养着一、二十只羊,一两头牛,牛羊多的还在附近山上圈养。这些牛羊一方面解决了农业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肉食之需。撒拉族的肉食佳肴,古朴自然,代表了撒拉族人个性和风格。
    牛羊头蹄是撒拉族人普遍爱的一种肉食。宰罢牛羊后,砍去犄角,用烧红的铁铲把牛羊头上各部位的手燎尽,再用碱面水洗净。用刀从牛羊头的嘴角处沿牙骨割到耳后根,劈成两半,放时锅里,烧开后加放小麦同煮。调料只用当地产的花椒和青盐。当煮到肉皮脱落时即可食用。早餐时,主妇把肉捞到案上,一块一块地取下,将每个部位分放到各人的碗里。牛羊蹄肉须每人一份,眼睛通常由老人吃,据说老人眼花,可以直到"吃啥补啥"的效果。吃完肉,每人还要喝一碗带汤的麦仁。
    另外,宰牛羊的当天,撒拉人还将牛羊肠、肚等用碱水洗净,再将牛羊心肝等剁成肉末或肉泥,拌以面粉、葱花等,细心地塞进牛羊大肠里,用细线封口。另外,将豆面和白面拌匀调成面糊,由两人合作,灌入小肠内,封口,和大肠一起放进锅里,同时再放进几块胸叉肉一块儿煮。约10几分钟,大小肠即熟。为防止肠皮煮烂,火候要适中。煮熟后,即请来亲友,由主妇捞出放到盘子里,端到客房的炕桌上,每人准备一把刀,客人自己一节一节地割下吃,各人的小碗里盛有用蒜泥、辣酱和醋调成的佐料汁。
    无论是牛鲜美的羊头肉,还是香甜的牛羊肠肚,热情的主人都要分送给左邻右舍几碗品尝。
    麦仁饭是在丧葬礼仪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种食物。安葬亡人后的第三天,在丧属家里支起专用大锅,左邻右舍的妇女们抬来泉水,装满大锅,本"孔木散"(宗族或家族)的小伙子们则上山打柴,准备烧火用。三、五个妇女们则将小麦洗净,一点一点地放进村里的大石臼里捣烂,并吹去麦皮,倒进大锅,放少量蚕豆或豌豆,开始烧火,经过十几个小时,才能煮烂;尔后将肉丁、葱花等炒出来的"乔花得"倒进大锅,搅匀即成。
    丧主还要宰一只羊,将羊肉煮熟后,切成约三个手指头大小的肉份子。一切准备好之后,下午三点左右,派十几个孩子到村里较高的地方向全村人呼叫来吃麦仁饭。村里人听到呼叫声,便自带碗筷去吃麦仁饭,吃毕,每人分得一块肉份子,带上一碗麦仁饭回家。男人及孩子们吃完后,才由妇女们吃。此后,丧属每周煮一次,家庭条件好的要煮5-7次,一般的也要煮2-3次。煮麦仁饭有原料(小麦、羊等)一般由丧主的亲属提供。
    按照伊斯兰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更无饮酒的习惯。
    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语言文字
    撒拉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语言相近,同属于粘着语类的语言。撒拉语言中有不少语言是从汉语中吸收的借词,也有藏语借词。现在大多数青年人都兼通汉语,少数人通藏语。撒拉族史上用通用突厥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只到近几年消失。

主要节日
    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此外,撒拉族还有·些节日:转“拜拉特夜”节,在斋月前第15天夜举行,各家各户邀请阿訇到家诵经。“法蒂玛”节,在斋月的第12天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一法蒂玛。一般只有成年妇女参加,每7人凑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玛”节。“盖德尔”节在斋月的第27日举行,也称“小开斋节”,以一个“孔木散”为单位制作麦仁饭、油香、包子等,请阿訇、满拉到家中念经,准备开斋。撒拉族自称“Salar”(撒拉尔)。简称“撒拉”而得名。

忌讳
    撒拉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彼此见面,互道“色兰”问安(“色兰”,阿拉伯语“和平”“安宁”之意)。做客时,主人沏的茶,客人要把茶碗端在手上。吃馒头时,要把馒头掰碎吃,切忌狼吞虎咽。撒拉族十分敬重“舅亲”,认为“铁出炉家,人出舅家”。撒拉族人做礼拜时,禁止行人在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对面谈话忌咳嗽、擤鼻涕。



    
  热门机型推荐
     CN-235
     AN28
     Stationair6
     SE-S210-Caravelle
     G1159-A-GulfstreamIII
     An-32
     HL-7758
     ARJ21-900
     MerlinIV
     Mystère-Falcon-900
     空中SUV
     VFW614
     P-180
     Beech-200
     Il-62
     波音747-400全客
     空中客车A300
     Convair580
     Concorde
     波音717
  省份特产
    苹果醋
    红烧细鳞鱼
    兴山薄壳核桃
    炉霍雪域俄色茶
    柏泉柑橘
    北京小吃:硬面饽饽
    沙子岭猪
    星子红葱
    融水糯米柚
    河南蒸面
    威宁半夏
    壮乡艾糍
    撒尼挂包
    青城烧麦
    巫山乌桕
    咖喱鱼蛋
    香港珍珠
    干酪
    毛秀才炒辣椒
    稠粥
  省份美食
    枣泥
    加积鸭
    乌鸡汤
    番茄玉笋
    香荽鱼松酿银萝
    鸭肉皮蛋粥
    荷兰豆炒香肠
    芋仔炊鹅
    酸辣牛筋笋
    水瓜鲜虾煮鱼膘
    干煸蚕蛹
    五彩大拉皮
    油炸秋刀鱼
    凉拌甘蓝丝
    葵花鸡冻
    可乐鸡翅根
    开洋炒丝瓜
    砂锅熊掌
    干烧四宝
    冬瓜甑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