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旅游网欢迎您!
中国航空旅游网 > 旅游景点 > 乌兹别克族

乌兹别克族

 

民族起源
    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剌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民族简介
    全国乌孜别克族共有1.4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与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和睦相处。主要从事畜牧业。   

饮食习惯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语言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传统节日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在此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与维吾尔族相同,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热门机型推荐
     ATR72
     Aerostar
     空中客车A330-300
     Merlin
     PA-44-180
     Beech-200
     Learjet-25
     AN72
     波音767-200
     N5A
     Viscount
     ARJ21-900
     G-LSAG
     ILYUSHIN
     C-141
     ERJ-190
     米-35
     M-18B
     IAI1125
     空中客车A340-300
  省份特产
    鄂城鳜鱼
    八戒戏凤
    牙克石奶皮
    血粑鸭
    武台黄桃
    白汤杂碎
    把荷鱼丸
    霸王螺
    老黑皮西瓜
    杜集葡萄
    看菜竹笠
    牦牛骨髓
    武清红小豆
    江口油茶
    酒泉酒
    柳蒿
    木通
    永安金线莲
    藏式糕点
    平顺闷菜丝
  省份美食
    羊肉粉丝汤
    三杯脚鱼
    椒盐羊排
    河虾毛豆茄子汤
    翡翠银耳
    白族酸辣鱼
    豉椒划水
    椰香鸡
    番茄羊肉汤
    豉味豆干杂菜
    白焯响螺片
    川味虾藕
    梧州纸包鸡
    美味肉松卷
    香拌辣椒圈儿
    烧鹅
    白汁鼋菜
    腐皮肉卷
    土豆炖芸豆
    水煮臭豆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辽ICP备10012394号-11 | |